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們的節日越過越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7 00:04:47  


 
  因為女友是跳民族舞的演員,張銘全潛移默化中也受到了影響:“她是那種很傳統的女孩,而且對各種民俗節日都很有研究。”臘八節的時候,女友會給張銘全做地道的臘八粥;碰上端午節,她則會去河坊街買材料,自己縫製朱砂香袋。

  今年的七夕節,張銘全和女友決定去嘉興做一趟短途旅行,因為當地的古竇涇村,至今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七夕習俗——走香橋。“就是用高香搭成五六米長的橋,然後對著牛郎織女星祈福。”張銘全如數家珍,其實古時候的七夕節,遠比現在的情人節、耶誕節要隆重得多,“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會出去趕廟會,標準意義上的萬人空巷。”

  如果說幾年前對抗洋節日還是“以卵擊石”,那最近一兩年,傳統民俗節日卻大有向“主流”靠近的趨勢。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農曆7月15的“鬼節”,已逐漸成為家庭團聚的流行節日,有點類似西方的萬聖節。當天,全家人除了要吃蹄髈,還會簡單祭奠逝去的親人。

  在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劉魁立看來,整體物質水準的提高,是促使傳統節日“回歸”的重要因素:“而且現代人越來越會創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的關注。”

  馬良則認為,許多年輕人其實並不清楚傳統節日的含義,但他們也願意做個“擁護者”:“就是給自己找個由頭,找個放鬆的理由。”

  商業因素是推動力 杭城“七夕商戰”升級

  有好幾家自助餐廳推出888元“七夕大餐”

  節日名頭劇增、傳統節日複燃……背後牽扯的巨大商業鏈,才是動力最強勁的“助推引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