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
|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在占地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園裡,僅有380平方米的畢爾巴鄂案例館顯得太渺小了。就現實來說,這座西班牙第4大城市與毗鄰上海的縣級市昆山相比,城市面積不及昆山的1/20,人口更不及後者的一半。
就是這樣一座不為中國公眾熟知的西班牙小城,6月底,一舉擊敗紐約、倫敦、墨爾本等77個城市,榮膺首屆“李光耀世界城市獎”。與其他城市規劃獎項不同的是,這個被譽為“城市界的諾貝爾”的獎項更看重城市的宜居程度,以及永續性的活力。
可許多觀眾並不理會這些。不少人進館之後,都直接跳過那段9分鐘的紀錄片,直奔出口等待蓋章。每到此時,畢爾巴鄂館館長何辰女士就忍不住要勸兩句:“別光排隊蓋章啊,邊看邊等,要不來一趟多冤?”還真有幾個小夥子聽勸,坐地下踏踏實實地看。看完後說“很震撼”,還“挺受觸動”。
畢爾巴鄂館的陳設相當簡單,只是用幾塊巨大的黑色隔板隔出一塊靜謐的空間,其中著力展示的是一場“城市革命”——歷經30年,畢爾巴鄂如何從一座環境問題嚴重、工業結構陷入危機的城市,轉變為歐洲生活、旅遊、投資條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末日危城
在有著悠久歷史、同時又經歷著急速發展的中國,一部9分鐘的城市紀錄片能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力著實有限。在中國觀眾眼中,始建於14世紀的畢爾巴鄂老城區還不夠古老,而新建的地鐵、音樂廳和五星級酒店也算不得新潮。唯一能帶來些許震撼的是這樣一組鏡頭:在河岸旁的廢棄工業區,近百米高的煙囪轟然倒地;街道上,手持燃燒瓶的抗議者與防暴警察對峙;洪水漫過堤壩,摧毀了老城區的眾多遺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