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很忌諱被人稱作“釘子戶”,他一再強調當地政府對觀復博物館搬遷之事十分重視,雙方正在協商中。
1997年1月在琉璃廠開館、2001年1月遷至朝陽區南小街竹竿胡同、2004年8月搬到東北五環外,觀復博物館創辦十多年來聲名日隆,在地理位置上卻日漸遠離城市中心。沒有自己的固定館舍,成了觀復博物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大問題。
馬未都說,他的終極目標是將觀復博物館建成一家中型偏大的博物館,面積在30000平方米左右。建設這樣一個博物館,馬未都首先需要一塊合適的地方,“位置太偏不行,觀眾來不了。最理想的是在哪個公園裡找塊地,環境好一些。”
馬未都說,他跟有關部門提過多次,但新館地址至今沒有著落。
家藏寶貝門庭冷落
各家民辦博物館面臨的困難或許五花八門,不過在馬未都看來,這些經濟上的困難都是很容易想見的,抑制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根本問題和瓶頸是法規和制度的不健全。
身份,一直是馬未都十分在意的大問題。“民辦非企業”——這是一個被他認為既概念含混,又帶著歧視意味的身份。
“民辦博物館不是企業,這我知道,可是你得告訴我民辦博物館是什麼。就好比你發我一本護照,你得告訴人家我是哪國人,不能寫‘不是日本人’。”馬未都說,在國際上,博物館的概念是非常清晰的,無論國有、民辦都是社會公益組織,或者叫非營利機構,我們的民辦博物館卻成了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單位”。
馬未都認為,身份問題給民辦博物館的生存造成了諸多困難,“它不是企業,因此沒法經營,而民辦博物館的生存是需要經營的。”為了生存,博物館只能另外成立公司來搞經營,可是多一個機構就會多很多支出。另一方面的問題是,“民辦非企業”這樣一個身份讓民辦博物館在對外交流時往往無法與對方銜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