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團在甲板上觀看了艦載機特殊的起降過程,這是航母上最危險的動作。美軍戰機從航母上起飛時,並不是“飛”出去,而是被一個類似於大力彈簧的彈射器“彈”出去的。分布在艦艏和艦體中部的4個彈射器,每15秒就能發射一架飛機。彈射器能讓飛機在短短3秒鐘內從靜止狀態加速到206公里/小時。看著一架艦載機從航母甲板上被彈射出去,馬健將軍詢問美方陪同人員:“彈射器的功率有多大?”美方陪同人員想了想,給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每個彈射器每發射一次,能夠把帝國大廈(美國紐約的一棟摩天大樓,共有102層)向上抬高6英寸。”
飛機降落更是驚險。美軍飛機不是“停”下來,而是被航母上3根起阻攔作用的鋼索“絆”住的。在2秒鐘內,戰機從時速170公里/小時降到靜止狀態,可謂戛然而止。設在航母甲板前、中、後位置的3根阻攔索,是飛機降落的3次機會。飛行員根據飛機快要著陸時的高度,來決定把飛機“掛”在哪一根阻攔索上。在半個多小時的觀摩中,中國軍方代表團觀看了十幾個架次飛機的起降,其中只有一次失敗——一架F18戰鬥機降落時沒能成功“掛”住阻攔索,不得不重新飛上天空。
一個月後,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登上了回到母港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的“裡根”號航母。他參觀了艦上的指揮中心、水兵和軍官工作場所。這都是航母的中樞部門,能夠向中國高級將領開放,並且是在工作時間開放,讓人印象深刻。
“航母總是要造的”
在抗擊和接觸美國航母的過程中,我軍逐漸有了建造自己的航母的設想。
1987年3月下旬的一天,84歲高齡的前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老將軍,從報紙、電視上同時看到了一條新聞:總參一位領導在與外賓會談時坦言,中國海軍的戰略是近海防禦,不需要、也不準備搞航空母艦。短短幾句話,引起了蕭勁光的注意和深思。
據蕭勁光的秘書傅東啟回憶,那天,他陪著蕭老在看電視。聽主持人播了這條消息後,蕭勁光輕輕地重複了一句:“中國不需要搞航母?”然後又自言自語道:“這個問題要研究,不知劉司令怎麼考慮?我的印象中,他是主張搞航母的。”蕭勁光說的“劉司令”,就是時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上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