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倆2
推脫周邊居民反對囤而不建
在此前媒體曝光的國土部囤地名單中,華潤位於亞奧區域的雲景華亭,尚有1.8公頃的商服用地沒有動工。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華潤置地於2004年8月31日簽訂了該地塊的出讓合同,並約定於2007年12月31日竣工,2009年12月,該地塊附近的華亭嘉園A座、F座樓道里曾貼出通知和示意圖,稱將在該地塊新建一座119.8米高的寫字樓、一棟99.9米高的酒店及一棟21.2米高的裙樓。
但時至今日仍未見開工。對此華潤給出的理由是,由於建築方案遭到業主反對,導致政府部門一直未對該項目的開發手續予以行政許可。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可能存在的“擋光”等問題,在已竣工的樓盤中建設新的商業配套時常會被業主反對,但開發商可以通過邀請規劃部門的介入,採取聽證的方式進行解決,此前華瀚國際等項目也有類似的情況,均在合理的期間內得到解決,並非是開發商拖延不開工的借口。
伎倆3
開工大限前改規劃囤地獲利兩得益
在開發商囤地的種種招數中,主動改規劃可謂是最高明的,因為根據規劃部門的工作流程,開發商在提出修改規劃申請後,必須經過最少30天的公示,向社會徵求意見,而無論最終能否獲批,都給了開發商拖延工期的理由。
以去年“紅透半邊天”的廣渠路15號地為例,去年6月30日,方興地產以40.6億元天價拍得該地。這塊地也成為去年北京首塊由央企製造的地王。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工大限,去年12月30日,方興地產申請調整該地塊規劃,目標包括兩項,第一項是高度調整,將原來60米的建控高度調整為80米,將原來80米的建控高度調整為100米;第二項是將綠地和建設用地的位置在綠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調整。隨後儘管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對上述申請予以否決,但該地塊卻憑借“因為改規劃無法及時開工”的理由,堂而皇之地避開了開工大限。對此,北京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也透露,確實在該地塊開工大限到來前不久收到了推遲開工日期的申請。
“拿了地半年才想起來改規劃,還偏偏挑在開工大限到來之前,這未免有些蹊蹺。”國土部下屬事業單位的一位土地專家告訴記者,按照正常程序,開發商一般在拿地後的3個月內便會完成地塊的整體規劃,究竟需不需要向政府提出調整申請,也應該在3個月內做出決定。
“廣渠路15號地做得非常巧,因為無論調規申請獲批與否,都會給這塊地帶來一些‘好處’。”在上述專家看來,開發商在廣渠路15號地的調規申請方面實際上做了兩手準備:調規成功,皆大歡喜,開發商可以通過調整規劃給地塊帶來更大的收益;即便是調規失敗,30天的公示期加上其他工作流程也給這塊即將到達開工大限的地王贏得了不開工的理由。
無獨有偶,在剛剛被曝光的國土部囤地黑名單中,泛海建設榜上有名,而該公司發布《澄清公告》稱,雖然2004年已取得四塊用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但因為教育配套、加強土地綜合利用等原因,四塊地在2005-2010年間,經過了三次規劃調整,三次均拿到了新的《規劃意見複函》。泛海建設還表示,四地塊未能按原計劃開工建設主要是因為項目功能、規劃調整所致,不存在被政府收回的風險。
伎倆4
外資身份做掩護手續難辦囤地有理
除了主動修改規劃外,開發商自己的一些特殊“身份”也經常成為其囤地的理由。
以屢屢登上“囤地黑名單”的華潤門頭溝地王為例,2007年12月,經過長達285輪的競價之後,門頭溝新城馮村地區一期居住項目最終被華潤置地(武漢)發展有限公司拿下。15億元的成交價比44332.17萬元的掛牌出讓起始價高出兩倍多,而樓面地價達到了5245元/平方米左右。就是這樣一個2007年北京眾多“地王”中的“地王”,從去年至今,一再被國土部、北京市國土局以“閑置土地”為由點名批評。而華潤置地當時給媒體的公開回應便是,該塊土地之所以沒能及時開工,全因自己有外資背景,投資項目需發改委審批,兩年來,國家發改委的審批手續遲遲都沒下來。
對此,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雲表示,除了2004年“8.31”大限前的地塊為毛地,可能存在產權糾紛等問題外,近幾年各地供應的土地多以熟地為主,國土部門供地前也肯定測算了相關開發商審批手續所需要的時間,不可能給一塊鐵定無法按期開工的土地。
而負責審批外資開發商拿地手續的國家發改委則表示,根據他們的工作流程,申報審批手續,內資企業最快8個工作日便可完成,外資由於要走國務院,時間要稍長一點,但審批手續最長不超過3個月。
說到審批手續難辦,就不能不提及開發商在申報審批時所要遞交的材料,一位長期從事外資企業拿地審批的政府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就碰到過個別開發商在上報審批材料時,亂報一氣,故意造成規劃上的缺陷,使規劃建設許可批準時間被拖延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