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麼做,就是擔心會失去環太平洋地區的美國金融霸權的最後根據地。目前,環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仍以美國為軸心,亞太地區的實物產品和金融資本的淨流入是保持美元體系運行的最重要支柱。亞洲各國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和金融合作,體現了亞洲國家的利益訴求,也反映出美國實力下降的長期趨勢。儘管改變亞太格局還很漫長,但因其意義重大,已引發美國政客的“亞洲焦慮症”。
焦慮,只能折射出焦慮者心裡的脆弱;冷靜處事,才是內心強大的標誌。我們亞洲人應該按照自己的目標,根據自己的章法和節奏去做。
尊重現狀。現狀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但如果試圖改變現狀,就一定會引起衝突,破壞合作大局。因此,維持亞洲地區的現狀,符合亞洲各國的基本利益。
努力尋求共識。現在亞洲國家間的領土領海爭端,多為西方殖民歷史的遺留問題。亞洲國家在這片土地和海洋上生活了數千年,形成了共同的歷史文化———“大國仁、小國智”、和睦相處,我們應在共同歷史文化中尋求共處之道。
發展多樣化的協商機制。亞洲地區已經建立了多種促進國家間經濟合作的組織機制,應該在此基礎上建立安全合作框架,作為國家間化解矛盾、協商解決問題的平台,有話好好說,有事商量著辦,避免爆發嚴重的國家間衝突。
不引入外部勢力。從近期美國政要的舉動看,美國對亞太地區已經採取了“隔岸平衡戰略”,希望通過保持爭端並兩頭下注的方式,使處於實力下降中的美國可以四兩撥千斤,繼續保持對歐亞大陸及邊緣地帶的控制。因此,亞洲國家應該保持警惕,在處理自身事務時不謀求引入外部勢力,避免給期望扮演“隔岸平衡手”的美國以可乘之機。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
對擺脫金融風暴不久、尚未深陷全球金融危機的亞太地區來說,要把握難得的發展時機,目前最重要的是不受美國焦慮症的傳染,氣靜心平,謀定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