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人民日報》發表中國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副部長張秦洞的文章,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延續,地區安全形勢錯綜複雜,世界戰略格局演變進程加快,國際體系和秩序變革勢頭增強。包括軍事關係在內的大國關係出現新的調整,既相互借重、合作,又相互制約、競爭的局面不斷發展,多邊外交更趨活躍,軍事外交在國家總體外交中的地位作用不斷提升,涉及範圍不斷擴大,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活動方式更為多樣。
越來越多的國家以積極、多領域的軍事外交活動,推動國家間建立平等互利關係,維護國家安全,增進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當代軍事外交,作為國家或政治集團對外所進行的軍事及其相關領域的活動,空間廣闊,形式多樣,主要特點有以下方面:
一是雙邊或多邊軍事代表團互訪,即國際軍事人員交往;二是為解決共同關心的軍事問題,國家授權外交代表對外進行雙邊或多邊談判,即國際軍事談判;三是以軍事為內容或目的,根據政府協議對他國提供的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援助,即國際軍事援助;四是經政府批准或允許,國家間軍用商品的流通,即國際軍品貿易;五是國家間互通軍情、實行有條件的情報交換與共享,即國際軍事情報合作;六是在軍工領域,國家間進行的科研與生產的分工合作,即國際軍工合作;七是為緩和衝突、維持或恢復和平局面,國際組織通過成員國向有關爭端地區派出軍事人員,即國際維和行動;八是結盟國家間開展的雙邊和多邊軍事外交活動,即國際軍事同盟活動;九是非軍事同盟性質的國際組織,為應對共同面臨的威脅、保障本國和地區安全而展開的一系列軍事合作活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