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中國人之所以對美國高官來華反應冷淡,主要緣於被奧巴馬甜言蜜語忽悠了的失落。今年一系列中美衝突說明,美國能攪亂中美關係的手段太多,把中國人的心傷透了。周世儉說,中國民間目前對美國的情緒甚至比1999年炸館事件時還要強烈。中國歷史上很多次被外敵入侵都是經過黃海,美國卻要把航母派到這里。這種威脅已把中國民間對美國的情緒從失望轉變為憤怒,令中國社會對美國的警惕達到近年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民間對美國的激烈情緒也引發外界的關注。英國路透社今年2月就曾說,中美關係正越來越受到中國國內壓力的影響。文章將中國當時罕見宣布制裁捲入對台軍售的美國企業形容為“脾氣見長”,並且認定長脾氣的原因來自於國力增強和民意壓力。
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多名中國專家表示,對於中國民意的激烈反應,他們接觸的不少美國學者表示不解。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李侃如曾對記者說,美國深知南海問題之敏感,在用詞方面相當謹慎,他認為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年7月的表態並未表示美國將“介入”南海問題紛爭,中方的桕關報道與美國意願不符。還有美國學者對中國人為何如此惱火表示不理解。
據《環球時報》兩名駐美國記者介紹,他們接觸的許多普通美國人也認為中國現在比過去強大了,對美國也更咄咄逼人,這讓他們感到很不舒服。從中折射出一個問題:一些中國人自認為強大了,認為國家不能對美國再“委曲求全了”,但很多美國人不認可美國在衰落,認為中國更需要美國,中國自己在國內國外有很多問題,中國沒有資本能在美國人面前耍橫。
金燦榮說,中國其實從沒有和美國逞強鬥氣的欲望,中美關係近年來的問題沒有哪次是源於中國挑事,美國現在的反應更多表現的是一種對中國的集體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讓美國不再大度和自信,變得小氣了。金燦榮認為,中美之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政治互信,這種不信任不僅在政府和軍方層面,也在民間。兩國官方即使想改善關係,也面臨各自民意的阻礙。美國希望中國在一些問題上讓步,但中國民意沒有給出這樣的空間。同樣,早已習慣霸權的美國社會也沒有給美國政府改變一貫霸道做法的空間。從這一層面看,中美之間的磨合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注定會有磕磕絆絆。
中美不會出現冷戰,但很可能經歷冷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