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2000年後取代日本成為對美享有最大貿易順差的國家,並構成中美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因素。 |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摘要:“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既需要在新興先進製造業等領域趕超發達國家,又需要在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產業規模龐大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部門保持競爭新優勢,以啟動內需和擴大就業。中國出口產品升級既面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下的制約,又面臨發達國家企業與政府利用知識產權的雙重制約。中國的出口還受到貿易夥伴國內相關知識產權法的限制。因此,“十二五”乃至中長期內,改善中美貿易失衡必須注重長期和短期措施相結合:既要積極推動貿易方式升級和轉型,強調與美國的經濟技術合作,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同時,也要積極推動國際貿易新秩序的重構。
“十二五”期間“十二五”期間,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均處於轉型階段,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因此,推動傳統中美貿易結構升級,注重中國貿易利益提升,在國際環境轉型和中國經濟轉型的叠加期中,把握機遇,改善中美貿易失衡,建設性地推動中美貿易發展,重構國際貿易新秩序,是“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面臨的艱巨任務。
一、中美貿易快速增長,順差在中國,利益在美國
中美兩國在資源結構、產業結構、消費傾向等方面存在差異,在勞動力、資本、技術、市場等方面各有比較優勢。這決定了兩國貿易結構競爭性較小、互補性較大,雙方可以分享彼此巨大的市場。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0年1-4月,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1264.9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277.4億美元,增長41.8%,占美國出口總額的7%,提升1個百分點;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987.5億美元,增長13.9%,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7%,下降1.4個百分點。美方貿易逆差710.2億美元,增長5.7%。截至4月,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美國對華的貨物貿易出口實現高速增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已經從2001年的美國第九大出口市場躍升為2008年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2001年~2009年,美國對華貨物的出口總額增長262.8%,而同期美國的貨物出口總額的增長是45.5%。美國對華出口的增長率是同期美國總體出口增長率的5.8倍。美國對華出口年均增幅遠高於美國對其他主要出口市場的年均增幅,美國對華出口額占美國對外出口的比重從2001年2.7%提高到2009年的6.7%。中國已成為美國許多產品的重要海外市場;同時,又是美國大豆、棉花最大的單一的海外市場,是美國汽車、飛機的重要出口市場。根據中方統計,2009年,美國對華農業的出口額為140億美元,為2001年的5倍,美國對華出口農產品占中國農產品總進口額的27%。雖然中美兩國的統計數據不盡相同,但過去30年的中美貿易數據表明,兩國的商品流通更加順暢,市場需求不斷增大,貿易往來充滿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