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報告,是領導幹部的經常性工作之一,是總結經驗的好方法,也是上級了解下級工作情況的重要途徑。毛澤東曾說過一句話:“看鄧小平的報告好像吃冰糖葫蘆。”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毛澤東對鄧小平所寫報告的喜愛。在他對鄧小平報告的批示中,經常有“此報很好”、“內容極好”、“極可寶貴”、“非常好”之類的贊語。鄧小平寫報告有什麼特點呢?試舉幾例。
1944年7月,毛澤東給7個地方的中央局或中央分局負責人發了一封電報,列舉了“請予電覆”的十個問題,內容涉及各抗日根據地工作的各方面內容。此舉既有調查研究、集思廣益之意,也可起到觀察、考量領導幹部的作用。時任北方局代理書記的鄧小平在報告中逐條回覆。12月9日,毛澤東在報告上批示:“此報很好,請轉發平原、山東、華中、湖北、東江各處。”25日,他又致電鄧小平:“關於十個問題的答覆早已收到,內容極好。除抄給此間許多同志閱讀外,並轉發各地參考。我完全同意你們的路線,望堅持貫徹下去。”鄧小平的覆電七百餘字,分十條列出,恰好對應毛澤東的十個問題,毛澤東問得具體、明確,鄧小平答覆得簡潔、清楚。例如,毛澤東就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執行問題,詢問“對於黨外人士的團結、‘三三制’的推行是否生長了一種‘左’的現象?……同時,右的現象是些什麼?”鄧小平答覆:“減租、減息、簡政和反奸以來,對團結黨外人士,發生了一些‘左’的偏向”。接著提出:“調整辦法是:開生產運動、生產勞動等會時,請參議員和一些經營生產好的士紳參加。……黨內整風,克服宗派主義,討論統一領導和三三制政策的運用。”又例如,對於毛澤東提出的大生產運動後的人民負擔和軍民生活問題,鄧小平的回答是:“估計太行只能減輕人民負擔百分之十。今年收成不壞,人民負擔能力尚無問題。軍隊生活,現在比大災荒時期略好。”寥寥數語,直奔主題,毫無贅言,讀來十分暢快。
在革命戰爭年代,黨中央十分重視各地方負責人親自動手寫的工作報告,這些報告是中央與地方之間上下溝通、交流情況的重要形式。1948年1月,為了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迅速發展,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規定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鄧小平時任中原局書記,帶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大別山區剛站住腳,戰鬥環境緊張而艱險,但他嚴格執行了這一指示。從那時起直到1952年調中央工作,除特殊情況向中央申明原因外,他堅持約兩個月向中央寫一次書面報告。毛澤東曾表揚說:“書記在前線亦是可以做報告的,鄧小平同志在大別山那樣緊張的環境亦做了幾次很好的報告。”中共中央關於《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的指示出台前,毛澤東曾多次同各大區的領導同志包括鄧小平交換意見,了解情況,吸收他們的思想。對當時新解放區的工作,鄧小平提出了許多重要見解,為毛澤東所採納。他的這些見解,都是以報告的形式送到毛澤東手中的。1948年1月,毛澤東詢問鄧小平有關新解放區的各項政策問題,鄧小平數電答覆,令毛澤東十分滿意。如2月17日毛澤東批轉鄧小平《新區土改政策之補充意見》的按語中說:“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可寶貴,望各地各軍采納應用。”3月14日,毛澤東又批轉了鄧小平3月8日給中央的書面報告,說:小平同志的這些負責的自我檢討是非常好的,有了這樣的自我檢討,就有使廣大幹部逐步學會黨的策略觀點和政策觀點的可能。批語中還指出:要求你們作綜合報告,“就是要求你們將這種策略與政策的規定、策略與政策在實行後的結果及根據這種結果而作出的你們的自我檢討(這些就是你們日常工作的主要工作)向我們作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