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人民幣升值和匯率調整問題決不是個小問題。它背後所包含的世界財富的重新分配已經跳出了簡單經濟的範疇。從某種意義上說,軍事戰爭的目的就是對世界財富和資源進行掠奪式分配,可今天看來掠奪財富的手段卻不一定都是戰爭,除非我們把今天世界經濟財富和資源主導權的金融爭奪叫做貨幣戰爭。以一個月來人民幣升值0.13元為例,當今的世界還沒有一場軍事戰爭能夠讓你在不知不覺的瞬間就被人拿走了3100億的財富。如此看來,貨幣戰爭是實實在在客觀存在的。
現代貨幣戰爭歸根到底是對世界資源產品和服務定價權的爭奪。如果我們把加工製造業比作“陸軍”的話,那麼現代金融服務業則是“空軍”,定價權就是“制空”權,它需要一支能夠適應現代經濟競爭的強大的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隊伍。這是一支能打“超限戰”的特種部隊。要想打好世界經濟競爭中的“金融超限戰”,就要求我們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學會利用美國的經濟危機,我們要從在製造業的低端給發達國家打工,站到國際經濟危機之後國際經濟分工產業鏈的高端,讓中國人能夠輕鬆地去賺貨幣戰爭的大錢,取代6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的血汗錢。
二
然而,縱觀中國現代金融變革的發展歷程,從2004年建行背水一戰的整體改制到今天農行的整體上市,從商業銀行變革的貨幣金融到資本市場的證券金融,幾乎我們的每一個戰役都有外國投行的身影。既然現代金融競爭的指揮大權在外國投行手裡,他們又怎能不把中國的建行以1.15元/股就賣給美國銀行,1.18元/股就賣給淡馬錫,二者合計高達323億股呢?這些外國投行推崇的四大銀行的整體上市,個個做的都是大單子,賺得盆滿鉢滿。而我們的四大銀行除了在股市上落了個世界四大之外,一級市場賤賣,二級市場一上市就死,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那些賤買我們銀行股份的外國投行戰略投資人又有哪一個和我們同舟共濟了?四大銀行在國際競爭中有話語權嗎?在現代金融戰爭中有“制空”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