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說,“包容性增長”是中國促進實現“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最新舉動,這有可能成為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涵之一。
香港《明報》的文章把“十二五規劃”描述為“中國所醞釀的第三次華麗轉身”。文章說,這將是一次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將是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社會制度轉型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轉型之後,中國內地的第三次歷史性大轉型,是一次全方位發展模式的轉型。
對此,新華社的文章則指出,“改革”這個曾決定當代中國命運,並在三十多年以來始終貫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關鍵詞,仍然將成為即將出台的“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理念。距離中國政府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只剩下十年的時間。下一個五年也將成為完成一些觸及“深水區”、具有全局性和長遠影響的改革任務的關鍵時期。
網民議五中全會將成改革風向標 政策會較大調整
經濟參考報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網民紛紛通過網絡表達自己對五中全會的願景。
最大看點“十二五”規劃
五中全會除了一些日常性工作議程外,還將集中討論審議“十二五”規劃建議,規劃建議將會勾勒出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民生方面的發展路徑與圖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不斷改善和發展民生,創造社會財富。
上海一網友指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突出問題或者說主要症結,是包括城鄉、地區、收入分配、投資和消費等在內的社會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由此也使得粗放式的發展方式遲遲得不到實質性轉變,從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造成許多不應有的後果。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看,“十二五”規劃應該著重解決的問題主要有: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協調區域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推進城鎮化和戶籍制改革,放鬆對服務業與民營企業的管制,推進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等。
第一財經網署名沈建光的文章指出,“十二五”期間應該優先考慮還富於民。“十二五”規劃的重點更多將注重收入分配問題。
他認為,一方面中國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將作為縮小收入差距的市場力量。另一方面,從政府的角度講,通過適當減少個人所得稅、提高國企分紅、改變長期的負利率情況這三項措施,將極大提高未來個人收入水平。因此,從財政方面看,應減少居民稅負。如果在“十二五”期間,保持個稅增速與G D P名義收入增速相一致,那麼預計“十二五”期間,個稅的減少將使居民增加可支配收入400億至10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