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等農產品炒作是暫時的
資本利得稅建議區別對待
一家棉紡企業老總的疑問,代表了很多同行的心聲,他的問題是:過去一個月棉花漲了近1倍,不知道要漲到什麼時候,我們這些做紡織的企業,連單子都不敢接。
成思危認為,今年綠豆的“逗你玩”、大蒜的“蒜你狠”、白糖的“糖高宗”都是炒作,也有資金在囤積居奇,借機牟利,但炒作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基本面的,最後接棒的人總要買單的。
一位券商人士很關心資本利得稅是否要開征,以及怎樣開征的問題。
成思危表示,這個問題應該由稅務總局來回答,他認為現在的稅收按照工資性收入來徵收,財產性收入不計入個稅範疇,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以後資本利得稅可能按照資產總收入來徵收。資本利得稅如果開征也會區別不同情況,例如你買入一只股票一年未動,跟你天天做交易,儘管最後賺的一樣多,但徵收的稅率肯定不一樣,應鼓勵投資而不是投機。
一位企業家很關心匯率問題,他表示人民幣兌美元長期來看一直延續升值趨勢,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為什麼不直接投資國內。成思危說,拿外匯儲備去買美國國債,是因為我們沒有本領拿外匯儲備去賺錢,這是沒辦法的事。我們買美國國債,還能分到一些利息,如果不買,可能利息錢都賺不到。他笑著說:“你有能力駕馭幾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嗎?反正我是沒這個能力。”
警惕中國式次貸危機
下一波產業重心是綠色經濟
成思危表示,現在發展中國家已經走出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陰影,而發達國家則走在曲折的復甦之路上。儘管2008年我國依靠經濟刺激計劃,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但也留下了很多後遺症,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些銀行把貸款放出去,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是流入了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美國的次貸危機主要是銀行把錢貸給沒有還款能力的個人造成的,而中國經濟的風險是許多錢貸給了部分沒有還款能力的地方政府。一旦地方政府沒錢還貸,只有三個出路,一是中央出面解決,這必然會減少在改善民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二是轉變成銀行的壞賬,同樣會造成老百姓的損失。三就是多印鈔票,用通貨膨脹來稀釋債務,這也是老百姓的損失。這種金融風險,也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談到接下來的應變之道,成思危表示,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方向。成思危認為,綠色經濟是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三者的結合。“我們計算過2005年的數據,由於能源利用效率低,由於環境污染,生態的破壞,我們造成的損失占GDP的比重超過13.5%,而當年GDP增長了10.4%。”成思危分析指出,如果不注意環境保護,就會把環境的債隱性地留給子孫萬代,所以我們要注意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成思危表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應該是包括太陽能、核能、地熱能等在內的新能源行業,包括會展業、物流業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以及文化產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