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要不斷完善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應對不公平貿易的法律建設。美國國會今年9月投票通過了《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這個法案可以說是針對中國制定的。其中規定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幣值被認定為低估,美國政府有權對來自該國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而該法案的最終生效還需參議院通過,並由奧巴馬總統簽署。這個法案,美國商務部將被賦予更大權限,使其能夠在特定條件下把某國的“貨幣低估”行為視為出口補貼,進而對相關國家出口美國的商品徵收反補貼稅。人民幣是該法案針對的主要目標。這對中國來說既“不公正,也不公平”。然而,一旦該法案通過,並賦予美國商務部新的權限,則美國針對中國產品的“兩反一保”訴訟就會明顯增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將明顯加大。所以說,中國要在中美兩國貿易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則還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必須與美方互相達成一種共識和妥協,並積極和相關利益各方接觸,廣泛溝通,尋找較好的商務談判的砝碼。更重要的是加強法律建設,研究制定出針對中美貿易糾紛案件的司法條款,或者提出通過WTO的有關規則申請國際仲裁的具體章法,把中美貿易問題納入法律渠道,用法律的手段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不過,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現在已經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雙方在處理貿易糾紛問題上都要謹慎。中國溫家寶總理今年10月在布魯塞爾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上的演講中強調說,“貿易不平衡是全球化條件下的結構性問題,不要把它政治化”。溫總理的言外之意就是奉勸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不要把貿易問題再“政治化”了。而“政治化”只會把貿易問題複雜化,問題越複雜也就越難化解,越難化解也就越糟糕,越糟糕也就越適得其反。可以斷定,中國不願看到這種結局,美國更不願看到這種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