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在國際舞台上不斷拓展中美的共同利益。長時間以來,中國在追求出口推動型增長策略的同時,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大量保護和優惠待遇。美國對此一直有不滿情緒。在他們看來,中國這樣做對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造成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且又潛在地對美國企業以及產品、服務和技術構成了人為的歧視。因而,美國多次提出“美國在華企業應該與中國企業享有同樣的權利”的要求。在這方面中國政府確實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說通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其創新政策與非歧視、保護知識產權、市場競爭、開放貿易和投資、以及讓企業自己決定技術轉讓條款等原則一致起來,以確保美國企業和勞動者在中國不受到上述政策的歧視,為美國企業和勞動者在中國創建公平正義的競爭平台。再比如說,中國政府不斷派出龐大的採購團到美國進行訂單交易等。其實,要實現中美貿易更多的共同利益,不僅需要建成一種雙方長期健康的利益平衡型貿易關係,更需要不斷完善兩國之間解決貿易爭端的有效機制。這樣,對美國來說,就沒有更多的理由挑剔和責難中國了。同時對中國來說,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與美國貿易的爭端和摩擦。這麼做對雙方都是一件大好事。
第三,要積極探索和推動人民幣匯率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遞進。今年6月,中國政府決定恢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允許人民幣根據市場力量波動。這個決定出台4個多月來,人民幣兌美元又明顯升值了1%。如果從1994年說起,人民幣兌美元的幣值增值已經達到了55%。從2005年到目前,人民幣對美元也增值了22%。人民幣的這種增值趨勢從某種意義上講,有助於中國實現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和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同時對緩解內貿與外貿的矛盾,鼓勵消費,拉動內需,減少通脹幾率都具有積極意義。而且“中國未來需要讓人民幣顯著、持續升值,以矯正被低估的狀況,而且需要讓人民幣匯率完全反映市場力量”,這也是中國領導人對世界所做的承諾。因此,中國政府確實需要在這方面進一步努力。從目前看來,有效遏制中美貿易摩擦的上升趨勢,關鍵的問題在於雙方都需要進行儲蓄和投資政策的調整,特別是要減少政府及企業儲蓄,以此降低外部失衡,並讓消費逐漸取代投資和出口成為經濟增長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