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
貨幣過多刺激物價上漲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目前物價上漲主要是成本推動的:勞動用工成本提高、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而農產品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農民不願種地,農產品成本提高,再加上天氣因素。
除了成本推動,李稻葵認為目前通脹壓力的次要原因是資金流動性充足(有較多的貨幣投放量)。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也認為中國貨幣過多,過多的貨幣加大通脹壓力,催生資產泡沫。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分析,居民消費價格上漲較快的原因,除了資金流動性較大,還受到了國際因素和傳導機制的影響。國際因素包括俄羅斯、烏克蘭乾旱致使糧食產量下降,而主要產糖國巴基斯坦出現洪災等。
觀點
“CPI增3%”或將常態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等機構昨天發佈的研究報告預計,今年CPI預計增長3.2%左右,明年物價水平將出現小幅回落,CPI將為3.0%。該校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未來3%左右的CPI增速很可能常態化,但中國並不存在“滯漲”問題。
該報告測算,此次食品價格上漲的兩大因素是“糧食和鮮菜”價格,蔬菜價格一般在2個月內基本上能夠“消化”,但糧食基本上要在8個月左右才能“消化”。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也認為,中國當前不可能出現嚴重通脹的局面,“可以說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他認為,全年CPI漲幅不會和年初確定的3%左右偏離得太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