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歐美學者總是喜歡將“中國超越美國”當成一個話題來反覆討論?答案可能有好幾個,一是沒話找話,跟中國“套近乎”;二是自我的警覺;三是希望以此話題達到某些戰略目的,如逼迫人民幣升值、加速中國壟斷市場的開放速度等等;四是眾多預言中的一個,在過去的三十年裡,美國學者曾無數次預言日本、歐盟甚至印度將超越美國,中國無非是這些假想對手中的一個。
正如此,似乎沒有人懷疑中國即將成為主導全球的“超級大國”。然而,中國面臨的難題和矛盾是顯而易見。或許中國並不會成為一個類似美國和前蘇聯那樣的超級大國,而是可能成為另一種類型的超級大國,即西方給中國戴上的新帽子——“隱性超級大國”,其表象是:中國未來可以在許多方面主導全球事務,但並不會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實質性威脅,更不會取代美國。
問題是,中國GDP即使達到或超過美國對國民有什麼好處呢?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說過,是不是大國和GDP增長其實關係都不大,最重要的是怎麼能夠滿足人民幸福和民族富強的要求。吳敬璉這話的意思說得很明白,不是官方GDP統計數字,在幸福這個問題上,老百姓有自己的標準,就是個人的安居樂業。其實,沒有GDP超過那個國家而人民安居樂業的國家很多,如瑞士、瑞典這些國家,就沒聽說他們的專家或媒體談論GDP如何如何。
因此,我們不要讓GDP“超美”成為中國的負擔。換個角度看,我們不必急著去當世界GDP的“老大”,至少我們還沒有做好當“老大”的準備。況且單純的數字不能代表國家的強大,國家真正的強大最重要的是科技力量,人民的素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浮誇起來的GDP一陣風吹過來就沒了,我們不必太關注這個,而繼續選擇踏實苦幹更為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