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則不透明是關鍵?
官方公布的CPI指數,因跟老百姓的感受差距甚遠而飽受責難。
據國家統計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調查方案》,CPI權重,是根據居民家庭用於各種商品或服務的開支在所有消費商品或服務總開支中所占的比重來計算。
目前,統計部門調查全國近12萬戶居民家庭住戶,根據其消費支出調查材料中消費額較大的項目及居民消費習慣,確定CPI中八大類263個基本分類。這八大類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
CPI廣為公眾質疑的主要是其權重。北京科技大學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認為,“編制方法、細則不透明”是導致引起“CPI是否被低估”熱議的關鍵所在。
目前,國家統計局的編制總體思路是比較清楚的:先確定一個大的商品籃子,八大類中的每一類都選出代表品,然後再確定所占的權重,再通過對全國近12萬戶居民家庭住戶進行消費指數調查。
“這個方法本身大家都很清楚,問題是選擇的代表品是否能真正代表老百姓消費的大趨勢。”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高興波說。
目前,外界大都以統計局2001年的基期CPI權重為參考,其中,食品占33.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占14.2%,居住占13.2%,交通和通信占10.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占10.0%,衣著占9.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占比6.0%,煙酒及用品占3.9%。
上述八大類權重也是公開的,但是各個權重是怎麼定的,外界無從知曉。
“這方面是不透明的,比如食品占33.2%,是用了哪些食品來代替?在哪裡調查的?12萬戶樣本怎麼選的?如果這些方法能夠公布出來,透明了,大家都認可這種方法,這就是科學的。”高興波認為,在八大類中,居住、醫療保險、子女教育三項內容都沒有充分體現。
按照目前國家統計局現行的CPI指標體系,反映居民住房支出的是居住類商品。居住在CPI統計的八大類消費價格中僅占13.2%的權重,其中四個子類分別是:建房及裝修材料(比重是27%)、房租(比重是11.1%)、自有住房(21.1%)和水、電、燃料(比重是40.8%)。占比最大的是水、電、燃料和建房及裝修材料。
“這只反映了房價的一部分因素,所以,才會讓大家感覺跟實際的情況不一致。”高興波表示。此外,醫療方面只是醫療的保健用品和個人用品服務,目前醫保的覆蓋率已經很高了,而且有商業險,這些都沒有體現出來;此外,教育支出大的比重也幾乎沒有體現出來。
據國家統計局人士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做八大類權重的調整。國家統計局對權重的調整每年進行一次,八大類當中具體的代表品也會有變化。明年又面臨五年一次的例行的基期調整和CPI權重重要調整。
“明年肯定要調整,估計將把住房的價格因素加進去,就是將房貸利率和房價做一個加權平均;還有可能把食品類權重做一些適當的調整,目前太高了,再低一點。”高興波說。“現在最關鍵的是CPI編制方法細則要透明,具體統計數據要公開。”
嘉賓
高興波 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
劉澄 北京科技大學金融工程系主任
徐奇淵 長策智庫特約研究員
CPI是否被低估?
劉元春:10月份4.4%的CPI物價指數,比較正常,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目前價格上漲的這種趨勢。
高興波:感覺CPI數字偏低,緣於國家統計局編制方法細則不透明、科學,比如一級、二級權重等一些結構性的內容,需要再調整。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樣用一個科學的方法讓大家認可CPI。儘管每個國家的編制方法都不一樣,但目前看,編制方法的科學化是首要的問題。
劉澄:我認同徐奇淵CPI“低估”的觀點,但具體低多少,需要準確測算,還不能太確定。通貨膨脹高與低,其實是老百姓以感受為主的,如果通貨膨脹達到了百分之十幾,也不是“被低估7%”就能表達的。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的物品今年漲價不斷,現在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所有人都認為物價被大幅低估了,嚴重低於老百姓的預期和希望值。4.4%並不能夠完全夠反映市場的價格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