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為CPI之爭劃上句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8 14:02:29  


 
  官方統計結果與民間感受為何差距這麼大?

  劉元春:這很正常。一是人們只看漲不看落,對漲的商品很敏感,對降的不敏感。二是民眾對物價上漲的加速度感受可能更為明顯。第三,民眾對目前具有新聞效應的商品往往會具有強烈的認同感,比如大蒜,雖然占CPI的比重很小,但是大家卻感覺漲得不得了,往往會把它放大。第四,任何一種CPI上漲所帶來的衝擊,對於不同人群都是不對稱的;CPI八大類商品中,人們感受明顯的是食品類,以食品為主體的上漲,通常會對低收入人群衝擊很大,這會導致低收入人群的呼聲強烈,具有很強的傳播效應,導致民眾所感觸到的很多價格跟統計的價格有很大差異。

  高興波:這主要緣於我們對統計數據的信心和認可度。隨著統計局工作方法的透明,數據編制過程的透明,統計結果與民間的感受差距會小一些。可能現在大家頭腦中那種計劃經濟時期拍腦袋出數據的觀念還存在,這也是一種慣性影響。

  此外,CPI所反映的價格不能夠科學地反映出真實的物價水平。至於怎麼樣做到科學,各個國家都不一樣,而且也都在不斷地調整,因此,老百姓也不能苛求統計數據跟自己的感受一下子就變得相同。

  不同階層的人對物價的感受也不一樣。整天去買菜的老百姓,對菜價就比較敏感,而整天下飯館的人,感覺最多的是投資方面的價格反映。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說CPI這個數據沒有一點公信力。如果方法更科學,讓老百姓更能接受,這個數據公信度就會高一些。

劉澄:統計結果與民間感受差別大的主要原因是籃子中的物品過少;其次,和百姓密切相關的東西反映得權重不夠。其實它是一個加權綜合指數,單一的物價或者菜價變動在CPI中反映得很少。

  徐奇淵:從CPI八大類商品指標來看,2010年1-9月,只有食品價格和居住價格上升較快,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分別為6.1%和4.1%;但是,煙酒及用品、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這些類別的價格指數則相當溫和;而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更是出現了價格水平的同比下降。

  可見,並不是所有商品價格在上漲,而且上漲的類別幅度也有強有弱。因此,消費者的主觀注意力可能過多的集中於不利的一面,而對有利的一面卻關注不夠。而CPI的統計是針對消費品的一般物價水平,其與有選擇性的主觀印象,當然不免會產生分歧。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普通居民對物價感受也有自己的一個商品籃子,這個籃子與統計局設計的有差異:普通居民對物價的感受潛在地含有了房價,儘管房價直接計入CPI是不合理的。因此,主觀感受也不免與統計指標有一定的偏離,這些都是需要加強宣傳和解釋的;同時也需要這方面統計口徑的進一步改進。

  近12萬戶樣本是否偏少?

  劉元春:我們現在差不多是4億戶人口的規模,從1%的抽樣標準來看,12萬戶的抽樣調查規模還是偏少的。更關鍵的是,這12萬戶入戶調查的分布是什麼樣的,這個很重要。因為中國這麼大,不同區域價格變化的差異度很大。此外,CPI調查,也需要進行另外一些調整,比如加入對農貿集市價格的取點,還有企業單位的商品價格等。從統計的方法看,通過這樣一些比對,可以進行相對的校准。

  高興波:12萬戶居民家庭涵蓋面已經比較廣了。國家統計局有一個調查隊,各個省也有調查隊,調查得來的信息的準確性應該沒有問題;重要的是調查的內容,要能夠讓老百姓感覺到反映到了真實的物價水平,這個更重要。

  劉澄:這就要看采樣是怎樣分布的,還要看調查對象屬於什麼階層,收入程度怎樣。富人和普通人對物價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低收入人群,每個月花三五十元,就會覺得花得很多。(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