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俄聯手拋棄美元 抗衡美霸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22:16:47  


 
  新興經濟體“去美元化” 挑戰美元霸權 

  上海金融報刊載作者張茉楠的文章如下: 

  近日,中俄兩國領導人達成協議,宣佈雙方決定用本國貨幣實現雙邊貿易結算,這被外界解讀為中俄聯手挑戰美元霸權。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將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分裂成三類國家:以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代表的資本和消費型國家,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生產型國家,以及以中東、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資源型國家,也有人將這三類國家形象地比喻成“知識生產的頭腦國家、物質生產的軀幹國家、資源供應的手腳國家”。在這個日益密切的全球分工體系中,全球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升,促進了全球持續20多年的經濟繁榮;另一方面,也使全球化的“盈餘”分配結果更為懸殊。美國和亞洲的消費—儲蓄失衡,美國是雙赤字、淨負債,亞洲主要新興國家和中東、俄羅斯等石油輸出國是貿易盈餘,由此產生全球國際收支失衡。這樣,美國、亞洲新興國家、石油國家就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三極,後兩類國家靠輸出廉價商品、勞務和資源,創造了大量的“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形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的三角關係,使全球供需和分工體系維繫在美元體繫上。 

  由於新興市場貨幣大都釘住美元,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嚴重被削弱。不平衡的貨幣政策,不僅使大多數新興經濟體國際購買力與國內購買力背離,面臨“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窘境,也加劇了全球貿易的不平衡,進而又進一步加大全球經濟的不平衡。 

  美元憑借霸權稅不僅擾亂了全球信用總量、信用創造機制、真實經濟增長機制的關係,更導致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混亂,“美元陷阱”危機四伏。近幾年,就在美元到處施展霸權餘威的同時,從拉美、到中東再到東亞,新興經濟體國家攜起手來拉開了“去美元化”的大幕。 

  從2006年以來,部分拉美國家在貿易和融資等領域出現了明顯的“去美元化”傾向,減少美元在外貿和金融體系中的比例,加強本幣的地位和作用;2009年10月,波斯灣四國沙特、巴林、卡塔爾、科威特財長及中央銀行總裁,重申對創立貨幣聯盟及單一貨幣機制的承諾,並表示將盡快啟動;在亞洲,隨著中國與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中國與東盟之間開始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試水。中俄兩國也通過貨幣協議安排使“人民幣—盧布”結算進程提速。這些都表明,一場新興發展中國家聯手抗衡美元的貨幣保衛戰正在打響。 

  不過,從目前情況看,這些局部的貿易結算對於整個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新興經濟體要想實現貿易的本幣結算,首先要保證貿易量的規模足夠大。以中俄兩國間貿易為例,儘管中俄兩國貿易近年來有飛速發展,今年1至10月,中俄雙邊貿易總額達451億美元,同比增長43.4%,但中俄貿易額也只相當於中美貿易額的約1/7,特別是在中俄的雙邊貿易中,占最大比例的,還是石油、天然氣、木材等資源類產品的貿易,這些貿易還是用美元結算的。 

  但是從長遠看,這種各國嘗試的一小步就可能成為未來影響全球經濟貿易格局,挑戰美元霸權體系的一大步。目前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嚴重稀釋了美元價值,令美元基礎信用體系面臨重大挑戰。有預計,在未來5年內,美元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將由現在的65%下降至50%,在十年內則進一步下滑至40%,美元地位的下降和新興國家貨幣的上升,一定會真正改變全球貨幣體系的力量對比。 

  對於人民幣而言,中國在全球經濟總規模中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人民幣的崛起,與美元脫鉤、徹底擺脫人民幣的被動反應模式,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挑戰美元霸權並非易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非一蹴而就,要按照“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的取向,先逐步增加人民幣在全球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份額;再使人民幣逐步成為主要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主要投資幣種,最後逐步成為儲備貨幣。 

  一是在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遵循“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的方向,逐步有序地向境外合作的主體,開放境內一部分人民幣市場。 

  二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盡快擴大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建設規模,進一步豐富本幣境外投資、融資、儲備各項職能,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建設,滿足境外機構多元化、多層次的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形成境內、外人民幣良性循環機制。 

  三是積極發展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境外人民幣資金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等,讓人民幣債券成為國際流通和受歡迎的主權債券。 

  12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下行24個基點 

  據新華網上海12月1日報道,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786,較前一交易日走低24個基點。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2010年12月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6786元,1歐元兌人民幣8.6718元,100日元兌人民幣7.9864元,1港元兌人民幣0.85993元,1英鎊兌人民幣10.3986元,人民幣1元兌0.47338林吉特,人民幣1元兌4.7222俄羅斯盧布。 

  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762。 

  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進一步發酵。標準普爾將葡萄牙的長期和短期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導致歐元兌美元跌破1.30的整數大關,為自5月份以來的最低位置。對歐債風險的擔憂,引發避險情緒,美元和日元受益。在美元近期持續走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三個交易日回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