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9日社評說,七、八十年代,美蘇交惡,外交上進入全冷戰狀態,而中美之間,亦陷入半冷戰狀態,特別在八九以後,雙方的對立性增加,差異性增強,但彼此之間,仍須互相依賴,互換利益,因為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深化以後,中國大陸經濟急速發展,增長率每年都有一成左右,美國已不能獨大,因此有1999年克林頓的訪華,將外交提升為“戰略性的夥伴關係”,其後布什登場,對華強硬,於是將外交定性為“對抗性的競爭關係”,但不久“九一一”事件爆發,美國的全球性的反恐戰爭中需要大陸的合作,如是再將兩國外交定位為“建設性的合作關係”。
因此,最近的中美外交,已變得時冷時熱,冷熱的交替與強度,完全取決於經濟的利益與政治的氣候。本來冷戰的時代已結束,就算半冷戰的階段亦完結,但由於最近情勢的變化,中美之間已重新進入準冷戰狀態。不過半冷戰完全熱不起來,準冷戰反而有熱的一刻;半冷戰長期維持於固定稍冷的階段,準冷戰甚至有極冷或過熱的可能,譬如所謂“戰略性的夥伴關係”,本來就是外交關係的最高層面,而較低層次又會是“對抗性的競爭關係”,這類的競爭,並不存在著友善的成分。
社評說,那麼影響中美關係的主要因素又是甚麼呢?可從中美兩個不同角度去研究。就美國而言,是中國的人權狀況,並未達到西方的標準,對言論自由的打壓,最受到美國政府以至人民的詬病;是軍事力量的擴充,危及亞洲的安全,且這類擴充是隱性,欠缺透明度;是成為第三世界與新興國家的盟主,影響美國成為全球一哥的地位,中國可能成為未來全球的霸主;最重要的是人民幣未能大幅升值,使貿易失衡,失業嚴重。
就中國大陸而言,最重要的同樣是只容許人民幣有序升值,怕影響出口,打擊經濟;是美國的干預中國內政,特別是禮待達賴,扶助民運;是美國的圍堵中國,特別是日美安保條約的簽署;是美國的對台軍售,影響中國的統一大業。
社評說,去年在國際的層面,北京多次與美國對著幹,在G20峰會上,揚言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增加中國與新興國家國際事務的話事權;在世界氣候大會上,中美在減排上分歧嚴重,最後使可望簽訂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無功而返,就此英國能源大臣公開譴責北京。不久美國對北京進行反擊,美國對中國的油管加懲罰性關稅,喜萊莉國務卿借“Google事件”譴責北京打壓言論自由,隨後又在河內提出將南海航權國際化,白宮更宣布64億美元對台軍售案,這是中美關係的低潮,美國國防部長仍無法訪華。
到了年中,美國財政部押後公布人民幣匯率是否受到操縱的提案,國防部也推遲發表中國軍力報告,發表後的報告已轉趨溫和。又到了5月24日,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盛大舉行,中美關係似乎加溫。
但到了最近,中美關係似乎又再降溫。在“天安艦事件”中,北京再支持朝鮮,美國又在釣魚島事件中支持日本這隻野狼。美韓在黃海聯合軍演,解放軍又在黃海以至南海實彈軍演。
社評說,時冷時熱,軟硬兼施,似乎是北京式的外交常態,因為最近總理溫家寶又向美國工商界與學術界人士透露,已正式邀請美國國防部長在適當時機訪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