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需求說”推高價格 中國被迫高價買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3 10:01:33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近日,美國將乙醇的稅收抵減政策延期一年,此行為必將導致食用玉米短缺,抬高玉米價格。作為世界主要的糧食進口國之一的中國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可以預見,國際玉米價格會在“中國需求說”的影響下逐步走高,中國將再次被迫高價買入玉米。如何走出“買什麼什麼貴”怪圈成為了中國必做的課題。

  據《中國產經新聞》報道,12月17日,CBOT玉米期貨因乙醇的強勁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收至將近28個月高點。其中3月合約上漲9美分,報收596.50美分/蒲式耳;5月合約上漲8.75美分,報收604.25美分/蒲式耳。

  由於畜牧業等下游產業發展迅速,中國玉米需求缺口近期被炒得很熱。各糧食出口國都盯上了這個“大蛋糕”。美國穀物理事會稱,明年中國的玉米進口量可能增至740萬噸。如果全部來自美國,其玉米出口將會增長15%。

  由於糧食進口數量較大,並缺乏定價話語權,“買什麼,什麼貴”的怪圈也同樣出現在糧食領域。“‘中國需求說’一直都是國際糧價出現波動的誘因。2004年中國小麥進口突然增加時,就曾帶來了國際小麥價格的暴漲。”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說。

  回顧中國的糧食安全戰略,不難發現中國總是處於一種靜態“防禦”狀態。即確保95%的自給自足率的同時,如果出現供需缺口往往會從國際市場“一次性”購進。

  “糧食缺口的‘硬傷’,常常讓中國不得不吞下國際糧價暴漲的苦果。而且進口糧食時,國家常常大張旗鼓,唯恐國際糧商不知道這個消息。”馬文峰說,在2010年中國傳統糧食貿易格局發生逆轉的前提下,這種方式隱藏了巨大的危機,甚至會重蹈大豆覆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