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高調“重返亞洲”戰略及行動,以及頻繁展開的各種海上軍演,讓許多人感覺中國仿佛突然陷入敵意的包圍。 |
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南方報業網刊載北京大學教授王逸舟的文章指出,美國的高調“重返亞洲”戰略及行動,以及頻繁展開的各種海上軍演,讓許多人感覺中國仿佛突然陷入敵意的包圍,壓力大大增加。
美國的動作會給中國帶來諸多麻煩甚至危險,但並不意味美國已放棄同中國的多方合作、轉向某種全面遏制方針。現在的虛驕之氣正在滋生,很多中國人在多種場合給人財大氣粗、咄咄逼人的“新面目”,改革開放初期那種埋頭苦幹、虛心學習與努力提高的風氣蕩然無存。
中國的漁政船也要主動營救或幫助有困難的他國漁民、學會擔當公海水域的“救生員”。
中國周邊的煩心事
坦率地說,今年我國的周邊外交亮點不多。
除開巴基斯坦這個“鐵哥們”一如既往地全方位支持中國、變化中的朝鮮領導層強化了與中國的聯繫之外,幾乎各個方向都出了狀況:前幾年還有聲有色的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似乎一下子失去吸引力,處於停滯不前的膠著局面,而南北雙方的對峙,由於天安艦爆炸和延坪島炮擊而更加緊張嚴峻;中日之間有關東海劃界和釣魚島問題的爭執急劇升溫,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採取了以往罕見的強硬對策;印度與中國的關係雖沒有大的波動,但這個急起直追的新興大國顯然加強了對華防範,特別體現在與美國簽署的軍事合同和印度國內關於中國威脅的更大噪聲上;越南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針對中國的小動作頻繁不斷,拉美抑中的企圖再明顯不過;俄羅斯、上合組織及蒙古方向尚屬安定,北方大鄰國還不時有聲援中國的舉措,但阿富汗、巴基斯坦及中亞一帶的內亂與不確定性有增無減,使我遏制境內三股勢力蔓延的努力受到對衝;在緬甸國內政治變革、湄公河流域集團“聯合爭水”等看上去不那麼迫急、但同樣關乎我國戰略利益的一些周邊事態上,中國各種杠杆的選擇比過去更加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