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EC“胡連會”上,胡錦濤提出“要為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 |
(二)、兩岸偶發的小漣漪
中共軍方在7月30日提出“以一中前提談撤彈”的說法後,我“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回應: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談撤飛彈,無法獲得台灣人民的認同,若中國大陸願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主動撤除飛彈,將是促進兩岸關係的重要一步。而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日前在華府公開呼籲對岸廢除武力對台的法律。大陸涉台人士語重心長地表示,“兩岸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應該要進一步良性互動,雙方應求同存異,化解分歧,而不是凸顯分歧、強化分歧;應相互釋放善意,而不是大陸不斷釋放善意,而台灣有人不僅不領情,還說東道西。這種做法令人難以理解,廣大大陸同胞也難以理解”。這些事態的發展為兩岸剛簽署ECFA的友善氛圍平添些許煙硝味。
平心而論,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階段,若中共主動撤飛彈,確實是對台灣釋放善意而且成本較小的動作;但要廢除反分裂法,對中共而言茲事體大。一方面它是全國人大通過的國家法律;另一方面,北京必須考慮民進黨重新執政的可能性而預作防範,不可能因為台灣說廢就廢。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先易後難、先經後政”雖然是兩岸推動兩岸關係的共識,但雙方對於和平發展的節奏存在矛盾。兩岸重啟協商之後,“馬總統”一再重申任內經濟優先,政治談判不成熟。大陸雖然理解,但胡錦濤終究希望在其任內兩岸關係有所突破,要“為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創造條件”,在經濟階段之後能對軍事政治議題進行對話。尤其關於兩岸關係中各項軍事與安全問題,包括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大陸針對台灣的導彈部署、美國對台軍售、以及兩岸互釋在押情治人員等,這些議題都跟兩岸和平協議連結,標誌著兩岸正式結束敵對狀態。若能成真,胡錦濤將在兩岸關係上建立歷史地位。
北京態度很清楚:下一階段的兩岸協商談判,重點依然是兩岸經貿合作,但這不代表政治、軍事等問題“提都不能提”。換言之,中共的立場是,雖然解決高政治議題的時機尚未成熟,條件並不具備,但可以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不斷創造和積累條件。然而,台灣是民主社會,執政權受選舉制約,進行兩岸政治談判,要有高度民意支持及凝聚社會共識。兩岸協商只要涉及軍事政治議題,就難逃一中原則的糾結,在五都選舉在即、藍綠選情緊繃的情勢下,馬政府的嚴正表態亦屬必然(注3)。
要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北京當局應當嚴肅思考如何賦予“一中”新意(義)。賈慶林在七月十日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講話,與胡錦濤在七月十二日吳胡會中的講話,都不約而同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而未提“一個中國”。
賈慶林在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指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兩岸同胞應當始終保持自覺清醒的民族意識,不斷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堅定地維護和增進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只要兩岸同胞團結奮鬥,把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無窮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兩岸經濟共同繁榮就大有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就大有希望”。
胡錦濤在吳胡會中強調,ECFA是一份為民謀利、互利雙贏、影響深遠的好協定,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協議的簽署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成果,標誌著兩岸經濟合作進入新的階段。他希望協議儘快落實,使兩岸業界和廣大民眾早日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繼續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機制化、制度化,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大陸應思考以“一個中華民族”較具包容性的架構取代傳統狹隘的一中原則,做為兩岸和平發展期的基礎,並在此基礎上正視“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
事實上,中共內部開始認真探討“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包括台灣學者張亞中的“一中三憲”與大陸學者劉國深的“球體理論”,都是重點研究課題。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在《中國評論》2010年5月號月刊發表專文,提到在當前兩岸共同發展的歷史新時期,為大陸“從容面對‘中華民國’的問題創造了條件”。這些訊息均顯示中共認知到兩岸政治談判難以迴避“中華民國存在”的問題。
“一個中國”和“一個中國原則”,是不一樣的。北京現在說“一個中國原則”,外延較大,可視“一個中國”為一包羅涵容、可待發展的概念;但北京過去說的“一個中國”,則內涵較窄,排他性較大。不過,無論兩岸各自就“一個中國”如何分別闡釋,“一個中國”已然成為一個“發展性概念”,而不再是“僵固性概念”,當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這也是兩岸得以“和平發展”的最重要支柱。
“一個中國”在“老三句”中被固化成:“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然而,今日歷經發展演化後的“一個中國”卻是:“兩岸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維持現狀……見之於台灣現行規定及文件的現狀”、“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思考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等等……。可見,“一個中國”已是一個發展性的概念,比較近似“一個中國原則”,而不再是對“一個中國”給予單方面的僵固的定義。
事實上,從歷史、文化、血緣的角度詮釋的一中原則,廣義來說就等同於“一個中華民族”。經過一世紀的隔閡,兩岸統合的關鍵在台灣人民的“中國感情”,大陸應該理解:“中華民國”是台灣人民與中國感情的臍帶。“中華民國”如果被消滅,“一個中國原則”在台灣即失去依託。
從共同利益到共同價值兩岸和平發展路徑芻議
我們必須承認,因為兩岸的隔閡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背景(半世紀多前的日本殖民,以及半世紀內的冷戰隔絕),所以今天雖已彼此認識,卻仍然不夠理解對方。
兩岸關係此刻正進入一個全新、具有更大挑戰的階段。如為兩岸繼續和平發展著想,雙方應該繼續“求同存異”,先交流後談判,同時試著拋棄一些舊思維、老習慣,改用同情的理解來看對方,用更大的耐心、智慧及務實態度來準備將來“求同化異”。
ECFA實現了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大陸方面應思考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形塑台灣民眾的認同感。評價得與失的指標不能只看到一點,要放在一個更大背景去考慮,要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兩岸民眾整體福祉的角度去看,要把短期、中期、長期的利益相結合,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傑在“兩岸共同價值的意涵與形成機制”(注4)一文中認為:兩岸發展經貿關係僅是建立“共同利益”,當前更重要的是兩岸應建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形塑“共同價值”,以追求兩岸未來的統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