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中南部公民社會較不發達,除了都市中有比較多元的團體組織,到了鄉鎮大多是比較傳統的經濟性組織,諸如農會、水利會、工商團體,及宗親組織,宗教組織等構成公民社會的主體。這些傳統的社會組織相對比較容易受到同樣較傳統的黑金與派系勢力掌控,新興的公民團體則因為過去參與社會運動的共同經驗,跟民進黨部分政治菁英互動較多,跟傳統黑金派系結合的反而較少。換句話說,在中南部黑金與派系的影響力早已穿透傳統社會,即便政治改革者可以跟黑金派系等勢力切割,短期內也很難改變黑金派系勢力在傳統社會組織中的影響。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在中南部要推動政治改革,不僅是在政治領域要培養出可接替的人才,更要能逐步取代掌握不同類型的社會組織,這其中所涉及層面將更為複雜。
以上僅從“人情中介者”及“社會組織”兩種條件分析,就可以了解在中南部推動政治改革的困難程度,不過如果最終真正能夠落實,幾乎可以稱做台灣基層政治的寧靜革命,對未來台灣地方發展影響將非常深遠,吾人可以拭目以待!
(中評社特約作者丁仁方係台灣成功大學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兩岸統合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