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中國的開篇外交,就是對美外交。在2010年被拒絕訪華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將率先走訪北京。然後是胡錦濤主席在1月中旬正式訪問美國,這是他第三次訪美,也是對奧巴馬訪華的回訪。這次訪美,能否讓中美關係柳暗花明,能否超越2010年的磕磕碰碰,接續上2009年底奧巴馬訪華時的熱絡,將引發世界的關注。
中美關係,不應該定位成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而應該是建設世界和平的基石。因此,有幾個習慣的說法應該“與時俱進”,一個是“中美關係好不到哪裡去,但也壞不到哪裡去”,可以修正為“中美關係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最好的時刻正在到來”;一個是“對美關係需要韜光養晦,鬥而不破“,可以修正為“對美關係實話實說,明爭明鬥”。其實,中國不必自卑,雖然軍事上仍然不及美國,但已經擁有美國不敢輕舉妄動的“實力”,美國吃不掉中國,這就足夠了。中美之間,應該大家把各自的戰略核心利益放到桌面上去,找到彼此妥協、各自讓步的契合點。中國沒有必要在全球與美國一爭高下,但卻要求在美國認同中國在東亞地區領袖地位的前提下,中國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美之間的關係,關鍵不是朝鮮半島,也不是台灣問題,關鍵仍在經濟。這一點,許多人看不到,或者認識不足。美國對中國的外交刁難,深層原因還是經濟,許多時候是借題發揮。對此,在1月份的中美“高峰會議”上,中國應該著眼於“短期可以讓,長期應該爭”的思路。美國總統需要連任,因此北京可以讓利,但卻要爭取回來長期獲利的中美經濟互動框架,這正是在台灣問題上北京採取的策略。
從表面上看,華盛頓遠,東京近,首爾近,雅加達近,河內近;但是,華盛頓關係搞順了,那才是捷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