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重要的素質莫過於自我奮鬥的精神,而正如馬克斯.韋伯所揭示的那樣,一國國民的個人奮鬥精神與其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上千年來,中國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不重視個人出身門第、重視自我奮鬥的傳統,加上重視現世的文化傳統,無論是哪個階層,我國國民普遍願意通過自我奮鬥來改善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也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機會。相比之下,印度文化傳統上不重視現世,對現世抱有強烈的逆來順受無為傾向,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來世和所謂“精神世界”,只要這種精神狀態不徹底改變,印度國民從總體上就不可能具有堪與我國國民匹敵的奮鬥精神。
作為勞動力資源,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是決定人力資源質量的第二要素。從孔子建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平民教育體系開始,中國國民形成了勤奮、好學的牢固傳統,正是這一傳統決定了中國人力資源質量不斷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全國文盲率近90%,1949年普通高校、普通中等學校、普通小學在校學生人數分別只有11.7萬人、126.8萬人和2439.1萬人,到1964年人口普查時,文盲率已經大幅度下降到33.58%,1982年人口普查文盲率又下降到22.81%,2000年則已下降到6.72%。與此同時,我國職業技術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相比之下,在1947年獨立之初,印度識字率遠遠優於中國,但直到現在文盲率仍然接近50%,除了由印共執政的少數幾個邦之外,其餘各地基礎教育均滯後,其低效率的教育培訓體系無法給廣大勞動者提供足夠普及的培訓。印度每年有近1300萬年輕人加入勞動力大軍,但該國的職業培訓體系每年只能培訓310萬人,許多印度年輕人甚至缺乏最基本技能。一個文盲率接近50%的國家不可能實現全面工業化,也就談不上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並席捲世界市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