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中國經濟和信息化》報道,擁有大型飛機核心技術的俄羅斯與印度在軍用飛機領域的合作很值得關注,這也需要中國反思在與俄羅斯大飛機研製合作問題上的姿態。
因為中國大飛機取名“C919”,世界飛機製造形成“ABC”格局的輿論便開始甚囂塵上,一種中國要成為大飛機製造“老三”的輿論也不脛而走。
但實際上,中國在航空製造業舞台上的競爭者遠不止波音和空客,占據大型發動機生產商半壁江山的俄羅斯便是潛在挑戰者。
俄羅斯大型飛機製造整體能力如何?中國應該從其身上學到什麼?本刊為此專訪了曾做過俄羅斯大飛機課題研究的中國東歐中亞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司治理與產業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劉秀蓮。
擁有核心技術的“弱者”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現在的俄羅斯大飛機製造能力究竟如何?能跟美國和歐盟相媲美嗎?
劉秀蓮:對,現在世界上能夠生產發動機關鍵技術零部件的有6家,俄羅斯有3家。這些都緣於它有前蘇聯的航空工業基礎。二戰後,前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與美國抗衡,大力發展航空工業,曾經創下年產飛機1500架的紀錄,無論是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都有自主研發和製造的知名品牌。尤其在大飛機製造方面,俄羅斯的整體設計和製造能力不俗。像俄羅斯總統普京使用的伊爾-96專機以及伊爾-76運輸機和“逆火”圖-26超音速轟炸機,都堪稱世界上大飛機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