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高鐵投入運營實現客貨分線,極大地釋放了既有線貨運能力,帶來的綜合效益十分明顯。僅京津、膠濟、武廣、鄭西、滬寧5條高鐵運營後每年釋放的既有線貨運能力已達到2.3億噸。今後隨著高鐵數量和高鐵列車開行對數的快速增加,客貨分線運輸的鐵路通道將越來越多,既有線釋放的貨運能力將大幅度增長,鐵路綜合經濟效益不斷提升。
“當然,並不是所有高鐵在投入當期就能實現盈利,也不是所有的高鐵項目自身都是盈利的。”餘邦利說。
有一部分高鐵投入運行以後,由於有些地方基礎配套設施還不到位,所以影響到客流量,在有一段時間還是處於虧損期。據測算,一般的高鐵大概要4-7年才能實現盈利。在這方面,鐵路部門在財務上做了合理的安排,規避了財務風險。
同時,高鐵建設和運營的社會效益也是非常顯著的,如高鐵建設過程中直接拉動沿線的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促進了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進程,縮小了城鄉差異、區域差異,促進了城鄉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以及降低整個社會的人員和物資的流動成本上成效是非常顯著的。
關於高鐵的票價形成機制,餘邦利說,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同時考慮其他運輸方式的價格水平來制定的試行價格,這個價格最終是由市場來定。
他承認,高鐵票價相對普通鐵路票價來說是偏高一些的,但這裡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高鐵由於在安全、舒適性以及節能減排、節約土地方面增加了投資,建設成本比普通鐵路要高。另一方面,現在實行的普通鐵路票價還是1995年的水平,十幾年內未有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