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雜誌最新撰文稱,中國國內似乎產生了一種對於美國實力的誤判,認為這個超級大國已經走上了不可阻擋的衰落之路。因此,胡錦濤此行需要通過公開認可美國在亞太地區穩定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來平複中國國內存在的個別的偏激的反美主義情緒。
薛海培認為,從去年美中關係以及一些其他外交事件上看,中國似乎應該有一個相對的“觀點自由市場”(Free Market Of Idea),防止國內的聲音出現一邊倒傾向——民族主義的聲調壓倒一切——的現象。
唐安竹則以中國隱形戰機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到訪的美國防長蓋茨當天試飛為例稱,“這顯然是一個信號,但對於信號的意義以及影響,目前仍有各種討論。”在他個人看來,解放軍似乎並不熱衷與美國的重新接觸。
薛海培認為,“由於‘國家動員模式’加‘大量財富’加‘西方誤判和不理解’加‘個別人的民族主義情緒’等因素,今後50%的可能性走向是形成一個中國與西方世界格格不入的局面。說冷戰嚴重了點,可能是冷和平局面。我很擔憂這個局面出現。”他認為這一條道路在10年前中國還不曾想過。
《經濟學人》認為,對於過去一年的緊張局勢,胡錦濤有必要在訪問美國時說服全世界“過去跌宕起伏的一年不過是一次意外脫軌”。
“這個世界不光只是中美的問題,中國不必成天盯著美國,美國已經不僅僅只是代表自己一個國家,而是代表著整個西方體系,還要包括日本、韓國以及將來可能的印度,”薛說,“而且中國是這個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的受益者,這個體系也不是違反人性和不公正的。當然這個秩序的確是建立在美國的軍事實力之上的,但美國的這一套政治和軍事安排,給中國省去了很大的麻煩和成本。”
他給出的建議是,中國不要認為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就不願意去維護、參加和改進現有體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