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巴托火車站。 |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月24日載文《蒙古新建鐵路為何不通中國?》,摘要如下:
去年10月,一趟拉著30車皮煤炭的列車離開烏蘭巴托駛向俄羅斯的東方港。這是連接蒙古國首都與太平洋沿岸的首趟鐵路貨運列車,全程需時4天,行程4769公里。
俄蒙兩國達官顯要送別的這趟列車之重要性體現在,它沒有駛向中國。列車上拉的煤來自塔班陶勒蓋(Tavan Tolgoi),南戈壁沙漠一座基本上未開發的巨型煤礦藏,恰巧距蒙中邊境不到200公里。身處內陸、長期為世人所忽視的蒙古,正借用19世紀的地緣政治工具——鐵路建設——航行在21世紀的全球化潮流中。
蒙古可謂全球經濟的“風水寶地”之一。該國坐擁大量礦藏,而中國正需要這些礦藏為本國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但蒙古也是對中國崛起最感不安的國家之一。20年前擺脫前蘇聯統治的蒙古,擔心自己會受到中國的鉗制。為避免受制於中國需求,蒙古正計劃修建一個耗資巨大的鐵路網,把本國與俄羅斯、俄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乃至其它亞洲市場連接起來。蒙古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Sukhbaatar Batbold)表示:“連接俄羅斯東部海港的機會讓我們稍稍放下了心。我們希望在蒙古的各夥伴國間建立一種利益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