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何又提出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有心人可能還對2005年前後中歐雙方圍繞解除軍售禁令積極互動的情形記憶猶新。通過對上一次解禁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回顧,有助於我們對今天的形勢做出清晰的判斷。
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03年後,國際形勢發生了一些有利於歐洲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變化。
首先,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導致了歐洲的分裂,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一些歐洲國家認識到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美國的單極霸權,才能真正有利於國際和平。中歐之間產生了深刻的共識,中歐關係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動力。2004年也被稱為歐盟外交的“中國年”。
在中歐雙方不斷加深交往與合作之時,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問題在雙邊關係中顯得更加突出,雙方都認識到禁令已經不合時宜,要求解禁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歐盟於2004年正式將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納入了議事日程。
然而,正當解禁看似有了希望時,歐盟卻擱置了該議題。原因就在於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施加了壓力。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美國開始阻撓歐洲為解除禁令所做出的努力。美國以不向歐盟提供軍事技術相威脅,在《2006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專門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美國國防部不得從任何向中國出售武器的外國公司購買國防設備或部件。美國國務院和美國總統都公開明確表示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