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台救生艙能承載200米水深的壓力,30厘米的艙體厚度可耐住1200℃高溫,發生礦難時,最多可讓20名礦工至少在空間內生存10天。 |
艙體能耐1200℃高溫
據介紹,救生艙的艙體全部採用碳鋼材料制成,完全是按照潛水艇的技術研製,厚度達到了30厘米,最高能承載1200℃的瞬間高溫,一般在60℃高溫下,裡面的設備能正常運轉。當遇到礦難時,外面的溫度很高,而艙內經過制冷設備,也能提供舒適的溫度,讓礦工渡過難關。
記者注意到,除了艙門是正方形外,艙體等都呈圓形。技術人員說,因為礦難發生瞬間,外界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圓形能大大減小這種壓力的衝擊,不讓衝擊破壞艙體。
3種方式確保供氧
負責研製救生艙的技術人員在現場為記者模擬發生礦難時的情景,發生礦難後,放在比較寬敞地形的救生艙,很容易讓礦工找到,礦工進入艙體後,救生艙立刻關閉艙門,與外界隔絕,同時啟動艙內的設備,第一時間與井上取得聯繫等待救援。“為確保萬無一失,艙內採用3種供氧方法。”技術人員介紹,除了艙內存放的氧氣瓶外,還可以採用常用的壓封供氧系統向井下供氧。如果系統破壞,可用壓縮氧,將氧氣壓縮到氧氣瓶中,固定在艙內壁上。一旦供氧系統出現問題,就可以用氧氣瓶來吸氧。
另一種是目前國際上很先進的救生應急供氧方式氧燭供氧。據介紹,氧燭和蠟燭一樣,是一種可在缺氧環境中自救使用的化學氧源催化分解氯酸鈉氧燭。氧燭在使用時撞擊火帽點燃,放出高純氧氣。一根氧燭大約可以供100個人呼吸1小時。據介紹,救生艙還採用有線載波技術進行通訊,耐用的物理電池可使艙內電源充足。保證救生艙內的礦工和外面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