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錦濤2011年1月對美國進行的國事訪問牽動了全球社會的視線。 |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人民論壇雜誌刊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的文章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11年1月對美國進行的國事訪問牽動了全球社會的視線。評價胡主席訪美和此次胡奧會進展究竟如何,有兩個很重要的標準:一是雙方是否能對2010年以來的衝突和緊張進行反思、管理和調解;二是對於兩國關係中具有戰略性影響的話題是否能採取一種與時俱進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如果從這兩個標準來看,胡主席此次訪美確實很成功。
2010年中美從對台軍售開始問題不斷、困擾不斷、糾葛不斷。中美關係波折的根本原因一是美國的“中國焦慮症”。華盛頓擔心在中國持續走高、美國國內經濟低迷之時,中國借機利用美國的相對“疲軟”進行戰略擴展,或者,“眼中沒有老大”。“維基解密”所透露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咨詢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如何對中國強硬一點”,就是這種美國式的“中國焦慮症”的生動反映;二是中國的“美國煩躁症”。許多國人有鑒於中國對世界和美國經濟的貢獻,但美國依然強勢要“做老大”,在中國周邊“不消停”的事實,沉浸於從貨幣戰爭到台灣問題、從南中國海到美韓黃海軍演、從朝鮮問題到美日軍事同盟等各種各樣的“美國陰謀論”。很多人恨不得立刻挽起袖子和美國“攤牌”。結果是,似乎一談中美關係和東亞局勢,只有強硬、“豁得出去”、或者“勇於亮劍”才是愛國,把美國的言行解釋得越“陰險”就越有人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