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美國《僑報》3月11日載文《切民生蛋糕 政府須練好“刀工”》,摘要如下:
正在召開的中國“兩會”上,“民生”成為第一熱詞。此前剛剛發布的2011年中國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今年中央財政支出的2/3將用於民生,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保障房的支出較上一年度均大幅增長。同時,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於今年出台,而個稅減負已提上日程。這一切都明白無誤地傳達出一個信號:民生優先。換句通俗的話說:切好蛋糕優先!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埋頭“做蛋糕”——GDP以令全球矚目的速度飛速增長,時至今日,這塊“蛋糕”的塊頭已經相當可觀——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於GDP增速的渴望開始讓步於對民生的渴求。蛋糕要繼續做大,但當下更重要的是把它切好。這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活計,需要中國政府這個操刀者具備相當精妙的刀工。
首要的是,中國政府需要對民生工程有準確深刻、高屋建瓴的認識。在很多人的意識裡,民生工程是“只進不出”、“有去無回”的財政黑洞,將民生支出簡單地等同於花錢。
但是透過表象看本質,民生投入其實是回報率很高的投資,對於民生的補償,在一段時間後會形成對經濟發展的反哺。其一是公眾收入提高後,可以拉動內需,使中國由以投資為主要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過渡到以消費為主要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其二,民生問題解決了,公眾幸福感增強了,爆發出來的積極性,必將提高社會效率,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保障社會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