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週一就表示:“無論操作的結果如何,該行都將在必要時提供資金,以確保市場穩定。”
日本財政赤字目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左右,其債務負擔則高達200%,居發達國家首位。截至2010年年底,日本國債餘額已達到753.8萬億日元。
更糟糕的是,日本在發債彌補赤字的路上越走越遠。在過去20多年里,日本國債平均每年以4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長。財政支出進一步擴大,但稅收缺口卻越來越大。
從下月開始的新財年中,日本債券的發行總額將會連續第三年超過其稅收收入:在2011財政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預算案中,日本政府確定財政預算為92.4萬億日元,成為迄今為止日本規模最大的國家預算。政府預計新財年的財政稅收約為40.9萬億日元,比2010財年增加約3.5萬億日元收入。但與此同時,新發國債規模達44.3萬億日元。
地震所需的救援和重建支出的規模將極為龐大,這對於原本就債台高築的日本政府而言著實雪上加霜。
據野村證券預計,日本政府為本次仙台地震將出台的財政刺激政策規模將超過當年神戶大地震後的水平,但重建資金需求將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公佈。
在1995年神戶大地震之後,日本政府宣佈3.2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措施來幫助重建。當時日本政府花了40天左右的時間才宣佈第一項輔助性財政預算。
在本次地震後,日本財務省已經暗示,將考慮動用本財年餘下的2038億日元預算準備金及制定額外預算,來支付短期內的災後重建,在長期內則使用2011財年的輔助性預算。
巨大的救災預算虧空很可能會迫使日本政府通過國債彌補。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魯比尼預計,財政赤字將會擴大,日本央行有可能購買更多長期債券。
事實上,日本政府本週一宣佈的10萬億資產購買計劃中就包括了購買2萬億日元的長期政府債券以及3萬億日元的短期政府債券。
購買國債的舉措,其實質是“財政赤字貨幣化”,被經濟學家形象地稱為“財政救市,貨幣埋單”。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本身並不會導致貨幣擴張,但是一旦與貨幣政策結合,財政擴張也就轉變為貨幣擴張,財政赤字的貨幣化相當於財政的救市成本由全體國民和持有本幣資產的其他國家共同承擔。最典型也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美聯儲去年公佈的6000億美元資產購買計劃,即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