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點40分,維克托.比庫恩被門鈴聲驚醒。
當他打開門看到消防站的同事時,他明白,一定出了大事。他家位於烏克蘭的普 裡皮亞季,開車出來以後,他才意識到這場人為災難的嚴重程度。
14分鐘以前,也就是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6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釋放出的輻射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100倍。
“眼前一片火光,到處是黑的煙霧、紅的火苗,還有熔化物,”比庫恩說,“反 應堆的頂蓋已經被炸開,瀝青、混凝土和石墨四處飛濺。石墨所到之處,一切都已熔化。”
核電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有的倉皇逃走,有的向莫斯科呼救,消防隊員們則義 無反顧地衝進火海。比庫恩只穿著一身棉布制服,驅車軋過已然落在地上的反應堆金屬頂蓋,一直奔到距4號反應堆15米的地方。
他徒手把消防設備的虹吸管浸入最近的冷卻池,吸足了水供給正在與大火作戰的 同事。短短幾秒鐘以後,伽馬射線開始侵襲他的五臟六腑,他大約每隔半分鐘就要嘔吐一次,逐漸感到頭暈目眩。兩個小時後,他終於支撐不住倒下了。
醫生後來開具的證明顯示,他受到260生物倫琴的輻射,相當於1000年的本底輻射。但有專家稱,他吸入的輻射量其實比這更多,足以導致急性輻射病。
“真想不到他居然活下來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輻射專家邁克爾.列帕霍利說, “這是一種大無畏的舉動,我想,凡是明知那裡存在大量輻射的人都不會進去。”
20年過去了,比庫恩攜妻子娜傑日達及兩個女兒柳德米拉和瓦蓮京娜住在莫斯科,他深知,自己能活下來的確很幸運。
在被診斷患有急性輻射病的134人當中,有28人在1986年就死了,包括至少六名消防隊員。比庫恩今年56歲,他感到欣慰的是,隊友們的犧牲減少了向歐洲甚至日本散布輻射顆粒的煙霧。
“這些人拯救了歐洲,”他撫摸著隊友們的黑白合影說,“假如他們不盡職盡責, 大火就會蔓延到1號、2號和3號反應堆。”
比庫恩現已退休,每月的退休金加上國家津貼共5500盧布。他要求內政部每月付 給他1萬盧布的賠償費,但內政部並不同意。對比庫恩來說,切爾諾貝利的影響遠未結束,“那時沒有人考慮回報,我所想到的是,女兒們在家裡,鎮上的人都睡著了。”
英國《泰晤士報》4月22日文章:《切爾諾貝利英雄憶當年》
切爾諾貝利:20年後傷痕仍在
兩名英國科學家斷言,從長遠來看,切爾諾貝利事故可 能會額外導致6.6萬人死於癌症,這是聯合國官員去年所估計數字的15倍。
時隔20年,那次核洩漏事故對蘇聯以外地區的影響恐怕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
由歐洲議會綠黨人士委托進行的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影響發生在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以外,僅英國就有34%的土地被污染。
總共占地750平方公里的374個農場及20萬只綿羊至今受到影響。縱觀整個歐洲,受污染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
《關於切爾諾貝利的補充報告》公布了研究成果,在切爾諾貝利事故20周年前夕,倫敦今天舉辦了一次會議討論這份報告。
報告由英國科學家伊恩.費爾利和戴維.薩姆納執筆,它宣稱,除了正常死於癌 症的人之外,另外還會有6.6萬人因切爾諾貝利事故而患癌症死亡。
這跟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去年9月的預測大相徑庭,當時它們的估計是4000人。
薩姆納表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世界衛生組織的組成部分——的估測只 “略低於”他在報告中的預計,而國際原子能機構也不再堅持4000人這個數字。
“這主要說明了這是一場非常嚴重的事故,在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造成的 後果十分惡劣。”薩姆納稱。
他還說:“然而它實際上殃及整個北半球乃至全世界,核輻射引發癌症的範圍恐 怕永遠無法知曉。我們在實施核項目方面必須三思。”他指的是英國圍繞是否修建核電站的問題展開討論。
薩姆納認為,與切爾諾貝利有關的癌症死亡人數很難確定,因為核洩漏留下的輻 射危害是長期存在的。(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