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白海豚保護第二期培訓班近日開班。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繼公開選聘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環保顧問之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華白海豚保護首期培訓班最近完成,這意味著穿越白海豚保護區的主體工程首批護豚員持證上崗,而第二期培訓班約三百人近日也隨即開班。大橋管理局人士稱,這系列培訓班的舉辦,將確保參與大橋建設的所有作業人員均掌握保護白海豚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白海豚的影響及傷害。
大公報報道,中華白海豚是中國僅存的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哺乳動物,二○○三至○九年間便有一百零三頭在珠江口擱淺死亡,去年僅珠海又發現十三頭白海豚屍體,上月底再添一頭“暴屍”沙灘。而繼珠澳口岸人工島在拱北灣率先動工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目前正在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核心區內全面開建,其對白海豚生活、救護等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
為保護白海豚,農業部曾一度要求在四至八月白海豚繁殖高峰期嚴禁施工,但如此將導致大橋無法如期於二○一六年建成通車。而按最新通過農業部評審的施工方案顯示,獲原則同意“有條件施工”,但須嚴格落實新方案中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如聘請專業機構做現場施工監控,採取環保型施工機具及對海豚聽覺“無干擾”施工法,要求大橋建設現場作業人員及建成營運工作人員均實行白海豚培訓持證上崗登記備案制度。
施工期間,現場將設觀豚員,通過望遠鏡在施工地點半徑五百米範圍內連續觀察五分鐘以上,在確保無白海豚在施工區域時方可施工;若有白海豚出沒,則要等牠們離開,或採取合適措施使牠們離開施工核心區。盡量避免如水下爆破等敏感作業,而打樁開始時的五分鐘之內,撞擊力度應由輕至重而增加,以使海豚有足夠的時間迴避強噪音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