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日元回流的“蝴蝶效應”
上海證券報:您認為日本地震及其所引發的災害將對亞洲甚至全球經濟產生影響如何?由於日本在全球產業鏈方面中的地位,會對全球哪些行業產生負面作用?這是否會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
張浩川:實體經濟方面,日本諸多產業的停產,將會對全球製造業的產業鏈形成一定的衝擊,也將會引起對原材料供應商的國家貿易額的減少(如汽車、鋼鐵、電子等),同時日本對能源、糧食的剛性需求也會增加,可能導致物價的波動。在虛擬經濟方面,日本可能會撤回其部分海外資本(包括美國國債、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投資等),這些都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但是,這些負面的影響應該不能左右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畢竟日本經濟已經長期低迷,也已經不是決定世界經濟復甦的主要因素。從災後經濟重建的角度來看,可能會促進雙邊貿易較為緊密的國家的經濟發展。
魯政委:日本在全球IT、電子、汽車、機械、光學儀器等產業的高端部件上,具有其他經濟短期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不少核心零部件過去仍主要在本土生產。直接由地震和供電誘發的日本企業生產當前的停產,可能因核洩漏而進一步延長。這意味著,這些產業可能會由於供給突然減少乃至中斷而造成價格背離“摩爾定律”出現反彈。
由於核洩漏誘發恐慌,並造成混亂局勢,恢復常態前景不明,這可能使得當前海外投資對日元資產持續拋售。但是,大量日元資產主要為日本本國居民而非外國居民持有,但日本卻在海外有大量投資。這就意味著,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問題,其實不是外國投資者拋售日元資產的問題,而是日本居民平倉非日元資產、將日元匯回國內的問題。這種影響可能遠遠超過前者。
如果這種規模足夠大,可能誘發來自日本投資較多、資本項目開放的亞洲鄰國出現金融動蕩。回顧當年阪神大地震,曾令日元在1995年的1-6月份出現了連續6個月的升值,最終到9月才恢復到地震前的匯率水平。日本海外企業購匯匯回國內,構成了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無獨有偶,在阪神地震發生的同月,泰國單月貿易逆差規模即較上年驟然出現了跳升,由1994年的8億美元左右竄至了10億美元以上。而1997年亞洲金融的爆發即由泰國經常項目逆差開始引爆。本次日本大地震,同樣應密切關注這種“蝴蝶效應”。
在市場心神漸定之後,原油價格會首先受到支撐。因為在日本核電站短期無法恢復供電的情況下,替代的電力供應必然主要是來自原油;同時,對核電的重新評估,固然使得風能、太陽能更多受到青睞,但也將更多轉向原油之類的傳統能源,這將構成對全球原油需求的較大增量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