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被查封的部分食品。 |
中評社香港3月2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3月25日載文《對瘦肉精不能手軟》,摘要如下:
奶粉、大米、豬肉——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危險,時刻威脅著公眾的健康。央視3.15行動曝光的瘦肉精豬肉,可能只是不安全食品的冰山一角,但事實已經觸目驚心。養豬戶給豬喂食對人體有毒的瘦肉精提高瘦肉率並非新聞,然而央視的暗訪鏡頭揭露的:在利益面前,政府對瘦肉精的層層監管逐一失效,最終讓有毒豬肉流入市場,甚至成為知名企業的產品,依然令人震驚。
迄今為止,國務院和相關部委向河南派出了調查組,被曝光的雙匯集團發布了兩條聲明,政府和企業部分對瘦肉精事件的直接責任人已經被免職,在央視節目中露面的違法養豬戶和生豬販子也被公安機關控制。
公眾對瘦肉精事件的追問,不應就此而至。豬肉出了問題,原因在人而不在豬。就事論事地銷毀一批問題豬肉,並不足以防止瘦肉精的複活。瘦肉精屢禁不止說明:第一,保障食品安全的機制存在漏洞,違法行為有機可趁;第二,違法成本遠還沒有高到足以震懾違法行為的地步。
對瘦肉精事件的處理還有兩個懸念。一是政府有沒有決心查處像雙匯這樣的大企業。雖然雙匯的控股權已經從地方政府轉到外資手中,但是雙匯去年500億的銷售額為當地政府帶來的產值、稅收、就業等利益仍然非常可觀。目前,雙匯將子公司濟源雙匯的負責人免職,並停產整頓。在集團層面,措施主要是將強管理,並未有高管明確為瘦肉精事件承擔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