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欣 |
中評社台北4月12日電(作者 紀欣)蔡英文4月5日接受趙少康電台節目專訪提出“兩岸經貿若有共識 可談政治差異”,4月9日初選首場政見發表會上說“不會堅持民進黨過去不合現狀的政策”,顯然是想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程逐漸逼近之際,搶攻中間、泛藍選民,在初選民調中勝出。
2012年“總統”大選,兩岸議題將扮演決定性的角色,也是藍綠政見對決的主要戰線。為讓選民相信她“溫和理性”、“能妥善處理兩岸事務”,蔡英文2月23日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沒料到,該論述普遍被評為“故弄玄虛”、“迴避閃躲統獨議題”、“標新立異”。蔡英文只好再出新招,而深綠、獨派陣營評估蔡英文在大選中比較有賣點,也決定暫不聲張,任由蔡英文繼續以“理性”哄騙中間選民。只是,理性選民必然知道,看事情要看本質,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聽其言要聽全部,而非片段;基於以下理由,蔡英文從2月至今對兩岸的種種論述根本不足為信。
其一,蔡英文表示“在不同的時間點,民進黨要對台獨黨綱做不同的解讀和詮釋”。這等於承認民進黨從未,將來也不會放棄台獨黨綱,只是可以不同面貌顯現。回顧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論是“台灣前途決議文”、“一邊一國”、“正名制憲”、“第二共和”或是“入聯公投”,訴求的確有所不同,但卻皆是台獨路線。兩岸關係當前的主軸雖為和平發展,但不僅大陸堅決反對台獨,海峽兩岸的“憲法”與法律也均堅持統一目標。民進黨若不徹底放棄台獨黨綱,又怎能在執政後保證兩岸和平發展,台灣人繼續享有“和平紅利”?又怎能確保不重蹈李登輝、陳水扁執政的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