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張榮在香港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 |
張榮說,繼承了這份歷史淵源,南京大學有責任去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這幾年做的、比較重要、並得到兩岸認同的事情,包括發起、搭建了兩個重要的教育交流平台:第一個平台叫“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論壇”,吸引兩岸四地眾多知名大學校長參與,今年已經第七屆;第二個平台叫“兩岸高校交流事務部門聯誼活動”,主要是落實、執行第一個平台(校長交流平台)達成的一些共識和決策。
張榮說,南京大學的對台交流,不僅僅與台灣的許多大學建立了關係,而且還在這個架構下,做了很多實際性的交流,和學生、教師的交流也相當多。比方說,從1998年開始,南京大學就開始搞兩岸尖端科學研討會,由南京大學和台灣大學主辦,每年辦,非常成功。一開始的時候,只是兩所大學一批教授互相深入交流,現在台灣很多大學都想要參加,擴大到中央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大陸的北大、清華、復旦等每年也都派人參加。
張榮說,這幾年也開始了一些新的嘗試和探索,學術的交流已從最早的自然科學的討論發展到制度性的交流,台灣中央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大陸南京大學,合辦兩岸三地的人文交流論壇。今年五月份,三校將發起成立兩岸三地的綠色大學聯盟。綠色是指一種綠色理念,是培養綠色的人才,開創綠色研究,提供綠色服務,建設綠色校園。第二是希望這樣的理念能夠滲入到下一代的思想裡面去。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更高級的綠色是兩岸的和諧發展。目前我們還沒有把它提出來,可是三校都有這麼一種認識。
在談到自己的夢想和大學的社會責任時,身為科學家的張榮說,作為中國人,雖然兩岸三地都有一些世界性的大企業,但在一些重要的技術領域裡面,世界性品牌、世界性龍頭企業還不多;中國如果要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就要真正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中華民族要成為一個創新型民族,他認為要先培育一些龍頭企業。大學在其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張榮說,兩岸各有優勢,在現在這個重要的轉型期,如果大陸的優勢能夠跟台灣的優勢結合,就有可能奠定中華民族、兩岸長遠發展的基礎。兩岸優勢的結合,對台灣的發展更為明顯,因為對大陸來講,如果兩岸不合作,達到民族復興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但對台灣來說,如果失去了這幾年的機會,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了(因為台灣的優勢喪失,沒有競爭力了);台灣掌握具體技術的企業現在不到大陸發展,以後也別來了(因為以後沒有競爭力了,沒有機會了)。南京大學會積極促成兩岸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