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隨著大多數國家進入夏季,糧食供應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當前災難多發的氣候對糧食的供應是一大威脅。而且,只要國際能源價格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並有所下滑,糧食價格最終還將往上走。”一位證券公司的宏觀經濟分析師認為,今年全球通脹形勢相當嚴峻。
關鍵在於美聯儲
迫於通脹壓力,全球央行紛紛啟動緊縮周期,全球掀起加息潮。
5月3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調基準利率50個基點,這已是自2010年3月以來,印度央行第九次加息。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報告指出,穩定物價和管理通脹預期是首要任務,將綜合運用好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市場普遍預測,4月份中國CPI同比增幅破5%已成定局,再加息預期開始“沸騰”。
至於新近加入全球抗通脹隊伍,於4月重啟加息的歐央行,市場普遍預期其6月將再次加息,英國央行則會在第三季度加息,以此來對抗日益嚴峻的通脹。
然而,加息真是治通脹的靈丹妙藥嗎?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就認為:全球通脹高企的根源在於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為救市導致流動性大量過剩,其中以美聯儲的低利率及量化寬鬆為主因。因此,只要美聯儲保持當前低利率不變,其他國家採取加息等緊縮貨幣政策抗通脹的效果就相當有限。魯政委舉例說:“就拿這幾個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來說,緊縮貨幣政策對抑制國內需求的確有些效果,然而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仍在不斷加大。”
“顯然,僅靠加息是不可能解決通脹問題的,但加息的確是解決通脹的必要手段之一。”魯政委說,因此,年內各國仍會接二連三地加息。而且對抗通脹而言,利率是一種相對溫和的手段,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才能有所起效。
“當然,只要美聯儲一天不結束寬鬆貨幣政策,其他國家加息只能是‘李代桃僵’。”魯政委強調。上述分析師同樣表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全球抗通脹的關鍵。“澳大利亞央行日前連續第五次宣布保持利率不變就是一個例子,當前澳元4.25%的利率相較於美元的零利率而給國際游資所帶來的投機空間,顯然是澳大利亞央行中止加息步伐的一大因素。”(來源: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