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兩國受制於人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邊界爭端因素,二是巴基斯坦因素。從2003年起,印度就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換取中國對多年前印度吞並錫金的默許。這是對“藏獨”分裂集團最沉重的打擊。但接下來的邊界劃線,進展異常緩慢,分歧過大難以彌合,只好擱置。而更為複雜的是巴基斯坦問題。
長期以來,印巴對抗是整個南亞次大陸的根本格局。20世紀60年代初中印邊界戰爭前後,我國就在克什米爾爭端“一邊倒”地支持巴基斯坦。1959年巴基斯坦把首都從瀕臨印度洋的卡拉奇,遷往毗鄰克什米爾的伊斯蘭堡,而克什米爾又被印巴雙方視為核心利益。90年代以後,我國基本立場逐步調整為:鼓勵印巴關係正常化,緩和南亞緊張局勢,並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克什米爾爭端。
不過中印關係也有一個促進因素。自從美國攻占阿富汗以來,巴基斯坦就成了國際反恐戰場的前沿。巴阿兩國宗教極端勢力合流,使基地組織殘餘和塔利班屢剿不滅,反而有坐大之勢,美歐盟軍又時常發生誤炸,不斷刺激當地穆斯林居民的仇美仇西方情緒。宗教極端勢力不僅威脅巴阿兩國,而且禍延擁有1.2億穆斯林的印度,威脅到中亞五國和俄羅斯,還威脅到我國新疆。
反恐是促進中印合作的一大動力。當這個動力不斷加大時,就會迫使兩國求同存異,暫時擱置其它分歧。而中印關係若能改善,便可一舉四得,同時獲得中俄印、中美印、中東(盟)印三個等邊三角形,還會造成中國在“金磚國家”的中心地位,可謂“四兩拔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