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盟“變臉” 對華掄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5 11:11:30  


 
  醞釀多年

  歐盟對華貿易救濟政策“變臉”早有先兆。2007年,時任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在一份內部改革文件中就提出,要對歐盟奉行已久的“非市場經濟體”不適用反補貼的原則打開“缺口”。

  根據曼德爾森的建議,所謂的“缺口”就是針對那些在反傾銷調查中經個案處理被給予市場經濟待遇的企業可以適用反補貼措施,即便它們來自非市場經濟體,因為這些企業信息相對充分,足以對補貼程度作出判斷。雖然曼德爾森的建議後來不了了之,但歐盟改用反補貼的方向卻定了下來。

  歐盟訴諸反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美國鼓舞。美國早在2006年就率先打破不對“非市場經濟體”實施反補貼的長期政策,由此觸發了曼德爾森2007年的改革建議。

  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歐盟委員會貿易官員向記者透露,歐盟之所以決定對中國銅版紙徵收反補貼稅,是因為美國的相關做法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裁決讓他們覺得是可行的。

  分析人士指出,對於歐盟來說,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遲早得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屆時再對中國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將變得相當困難,反補貼相比較而言會更好用。

  由於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體,歐盟目前在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件中可以隨意選取替代國,用來確定涉案產品的正常價格,以衡量受調查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售價是否過低,從而構成傾銷,並據此算出傾銷幅度。

  這成為中國企業屢遭歐盟反傾銷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用替代國計算出來的正常價格往往要遠高出中國國內市場上的價格,證明傾銷就容易得多且傾銷幅度也被放大。例如,在銅版紙一案中,歐盟選取的是生產成本明顯偏高的美國作為替代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