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擔心,這是不是預示著剛剛減弱的通脹壓力又"捲土重來"?如果通脹繼續,而中國的經濟又出現下滑,中國經濟可能會掉入經濟學家普遍擔心的"滯脹"。
"其實現在央行完全可以犧牲通脹來著力保持經濟增長。"袁鋼明分析指出,目前蔬菜價格上漲其實是前兩個月的恢復性上漲,而原材料價格其實還沒有完全傳導到生活日用品當中,目前控通脹最亟需考慮的因素就是房地產價格。
在袁鋼明看來,中國經濟目前出現的種種問題都能和房地產掛上鉤。"食品行業的炒作之風來源於房地產;服務業價格上漲過高緣於房租太貴;蔬菜價格上漲也是由於地價被過度抬高造成的。"
"從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房地產政策效果來看,房地產價格似乎並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的跡象。"袁鋼明表示,業界期待的房產稅至今仍沒有徵收,他個人懷疑監管部門打壓房價的決心。
"最好的方法只能是'且戰且退'或有針對性地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解決其融資難問題。單一的緊縮政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緊縮了某些行業,而真正需要打壓的房地產行業可能游離於政策之外。"袁鋼明說。
金融管制抵消宏調效力
中國人民銀行從2010年10月份起9次上調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從16.5%提高至21%。準備金率目前創歷史最高水準。
野村證券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央行此舉為了積極沖銷外匯干預,但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抑制了銀行部門自由運作的仲介職能,即造成了所謂的金融抑制。
野村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指出,中國金融管制正在產生負面影響,包括降低貨幣政策的效力,為解決這個問題,野村預計,今年存款準備金率還將有3次上調(每次50基點),同時還有2次加息(各25個基點)的可能。
"日益壯大的非正式金融部門,反過來加大了資本錯配的風險。"蘇博文說,為了避免經濟增長遭遇重挫,中國改革貨幣政策框架的任務越來越緊迫。而最根本的問題是三元悖論:在控制匯率、開放資本賬戶和貨幣政策自主性之間,任何一個國家在同一時間只能選擇其中兩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