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一名男子在合肥街頭的金融廣告牌旁走過。 |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國際金融協會(IIF)1日預測,2011年全球資本將有10,410億美元流向新興經濟體,2012年將達10,560億美元,中國是最大的國際資本凈流入目的地,約佔新興經濟體吸引資本總量的四分之一。
根據IIF的這份報告,2010年新興經濟體吸引了9,900億美元的私營資本,比當年1月份預期的高800多億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長54%。2011年的預期也比今年1月預測的高800多億美元,主要是因為中國和巴西吸引外來資本的勢頭明顯好於預期。埃及因為局勢動蕩,導致資本外流。
在全球經濟中份量上升
香港文匯報報導,報告所說的資本除了外國直接投資外,也包括投向股票市場的外資以及銀行間的資本流動。從2008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國際私人資本最大的目的地,2010年到2012年私營資本凈流入都在2,500億美元上下,是巴西的近兩倍,是印度的近3倍。
IIF總裁查爾斯.達雷華在報告發佈會上說,新興市場的高資本流入量反映了這些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上升,總體而言,這些資本流入對全球經濟增長發揮了非常積極的貢獻,其中大約40%是外國直接投資。
IIF常務董事查爾斯.達拉拉亦說:“資本大量流向新興經濟體反映了這些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量上升以及近年來其經濟的強勁表現。”
通脹壓力成最大威脅
報告也指出,大量的資本流入也給這些國家帶來了政策挑戰,特別是對那些已經面臨通脹壓力、信貸增發強勁以及資產價格上漲等挑戰的國家而言。
達雷華表示,大部分新興經濟體持續增長的最大威脅是通脹壓力,而非大量資本的流入。他還指出,政府合適的應對措施是在必要時收緊貨幣政策,同時更廣泛地實施財政和宏觀審慎的政策手段。
達拉拉亦指出,目前新興經濟體持續增長的最大威脅是通脹壓力,而不是資本流入。
IIF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薩特說,資本流入與匯率升值通常是經濟基本面強勁的結果,也是宏觀經濟調整的組成部分,而控制資本流入的政策卻會分散減少總體信貸增長和通脹的主要政策任務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