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全美廣播公司電視頻道(MSNBC)報道,由於受華爾街的鼓動,再加之寬鬆信貸標準的火上加油,美國房價在20世紀90年代和新世紀之初急劇上漲。但“好景不長”,房屋市場自2006年7月突然掉頭向下“痛苦”下跌,至今,房屋價格連續5年下降,使大多數民眾的資產嚴重受損,而且房價還在繼續“跌跌不休”,預計還得下跌15%到20%,甚至25%,跌回1998年或1996年的價位。
這一現狀對於美國人來說,顛覆了前些年許多“專家”所鼓吹的,擁有房產是最好的投資保值之理念。有將近25%的美國人認為如果有機會從頭開始,他們絕不會在房價高位時去“凑熱鬧”買房;而33%的人則後悔買了房子,認為買房根本不是什麼投資。對此,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執行長莫尼翰(Brian Moynihan)在4月12日全美總檢察長協會上說,人們本不應當把房子看做一種資產,“應當把它看做一所住處”才對。莫尼翰的由衷之言,恢復了歐美人對持有房子的傳統理念,買房不過是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它和買一輛奔馳沒有本質的區別。
不過美國“老大哥”的痛楚,絲毫也不影響“小弟”加拿大,特別是溫哥華和多倫多這兩大海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在我居住的多倫多,去年平均房價持續瘋漲至43萬加元,漲幅達12%,溫哥華的漲幅更高至18%。就在全美房屋均價跌破18萬美元之機,加拿大的房屋均價卻飆升至33萬加元,幾乎是美國的一倍。
都怪你們中國人
這是為什麼呢?這裡先講一個小故事。
我的同事麥克是個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是我所在部門的系統管理工程師,年收入7萬多加元,比加拿大同齡人的平均收入高了一倍多。麥克6年前結婚,之後添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3年前買了一棟大洋房,生活可謂美滿幸福,典型的北美中產階級。
可是,近來他像變了一個人,瘟雞似地時常唉聲嘆氣。按說在歐美不能隨便打探別人的隱私,但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之下,昨天忍不住開口問他:Is something w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