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北京晨報》報道,夏日炎炎,冰淇淋大受歡迎。關於冰淇淋的源頭,說法眾多,不少學者認為它源於中國,是馬可.波羅將其帶到西方,此說雖有爭議,但從中不難推斷出,老北京當年已有冰淇淋的雛形,可這個發明為什麼沒最終完成呢?被認為是冰淇淋雛形的,是“冰酪”,宋代已有,元代相對成熟。
“冰酪”做法近於老北京的雪花酪,即將冰塊刨碎,上澆牛奶,元代時甚至已加入奶油和果漿,並在冰窖中保存一段時間後再食用,與現代冰淇淋工藝頗為相似,但也有差別,因為在冷凍過程中沒反覆攪拌,牛奶中微小氣泡分布不勻,口感較差。老北京“冰酪”沒有取得進一步突破,原因不外乎三點。
首先,它是宮廷食品,普通民眾吃不起,這就讓它失去了繼續創新的動力,皇家飲食以安全為主,完全秉持傳統工藝,很少創新,故“冰酪”發展近千年,到清末依然沒有大的突破。
第二,奶製品供應不足,束縛了冰淇淋的創新。中國傳統農業耕多牧少,而西方農業耕牧各半,既有利於土地恢復、保護生態,又可提供較多奶製品。傳統農業生產規模小,加之鄉村社會過於穩定,一個家庭人口多,就會擁有更多權力,這鼓勵了人們多生,於是負擔越來越重,土地資源僅夠解決生存,副產品出產較少。
第三,不適應牛奶口味。冰淇淋蛋白質含量高,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尿素,不僅異味大,且給人以疲勞感,夏天食用不僅不能降暑,反而會提升腸胃溫度,故民間的“雪花酪”到後來只澆果汁,不加牛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