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張高麗調任天津市委書記,中央把打造中國經濟第三極、建設北方經濟中心的重任交給了張高麗。200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他當選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張高麗。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方案,同意天津以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為核心載體,開展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國際航運稅收、航運金融業務和租賃業務四個方面的政策創新試點。
該方案的批覆,無疑將加快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北方國際物流中心的進程,使得天津離北方經濟中心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2007年3月,張高麗調任天津市委書記,中央把打造中國經濟第三極、建設北方經濟中心的重任交給了張高麗。200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他當選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肩負中央重托的張高麗主政團隊,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又將面對哪些挑戰?
環渤海經濟圈新龍頭
近幾年,天津開始重新擦亮天津衛這張老名片。2010年天津實現了GDP9108億元,增速高達17.4%,成為全國第一,而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在全國省市區排名第三。“十一五”期間,天津的GDP增速直線上升。這使得天津在全國區域經濟板塊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如果不出意外,在2011年,張高麗主政的天津將超越他曾經主政過的深圳,直逼廣州。
按照目前經濟發展趨勢,天津在2~3年間超越廣州成為中國經濟總量的第三城應不令人意外。如果保持住這種趨勢,在更長遠的2020年,其超過北京可能性也非常大,到那時,天津可能成為和上海遙相呼應的北方經濟中心。
天津位勢的上升,得益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大調整。在2005年制定“十一五”規劃時,中國最高決策層就已下決心要將天津尤其是濱海新區做大做強。因為中國經濟要均衡發展,除開長三角、珠三角這兩個增長發動機,還需要第三個以至第四個發動機,環渤海經濟圈無疑是最佳選擇。而環渤海灣經濟圈的建設角度必須要有一個龍頭城市,之前的龍頭北京由於城市功能承載過大,土地資源匱乏,已經力不從心。為此北京的定位從以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調整為了“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這逼迫北方經濟中心要從北京外移,天津無疑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
2005年國務院在批覆《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中,將天津在中國區域經濟的版塊中的定位由以前的北方重要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調整成了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於是天津在這一輪國家區域經濟戰略的發展調整中,被推到了前台。
而天津的發展中,濱海新區無疑是其龍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曾指出,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16.88 -0.71% 股吧]新時期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重大舉措,是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步驟。胡錦濤對天津濱海新區這三個“重”的表態,讓其成為區域經濟聚光燈下最耀眼的明星。這也可以解讀為,天津濱海新區承載著中央對中國區域經濟平衡的重托。改革開放後有深圳,上世紀90年代有浦東,如今新時期的經濟發展需要天津濱海新區來構築中國區域經濟的平衡格局。
天津濱海新區地位的提升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力推也有很大的關係。2005年6月24日至26日,溫家寶就任政府總理後首次視察天津,49個小時全部在濱海新區度過。此後,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2006年5月18日,胡錦濤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匯報,討論並原則同意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2006年5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該意見比較罕見地出現了增長第三極的詞匯。該意見讓天津濱海新區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後的第二個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也最終確定了其成為天津打造北方經濟中心城市龍頭的江湖地位。
2007年3月,張高麗從山東省委書記調任天津市委書記。這種任命可以解讀為,中央政府把打造中國經濟第三極的任務交給了張高麗。張其實也成為這一戰略的執行者。這種重托與張高麗的履歷和能力有一定關係。張高麗系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生,畢業後長期在石化行業工作,曾任中國石化[8.15 1.49% 股吧]總公司茂名石油工業公司經理。這種履歷對主政天津這樣一個石化工業大市有著重要價值。
天津速度下的張高麗路徑
客觀來說,對於這幾年天津的爆發,既要承認是國家戰略大轉移的結果,是中央政府全力支持的結果,但也必須承認主政天津的張高麗團隊對於打造中國經濟第三極發揮了重要作用。張高麗上任天津後,其主政的路徑最先明確的是其發展戰略。
2007年3月,張高麗在天津第九屆黨代會作報告使用了濱海新區的字眼,凸顯了其將濱海新區發展作為天津重中之重。2007年12月,在天津市委九屆三次全會上,張高麗比較清晰地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奮鬥目標和工作思路,即:明確一個奮鬥目標,把握兩個發展階段,實施三個重要戰略,堅持四個毫不動搖,貫徹五個工作方針,取得六個顯著變化。接下來又增加了構築“三個高地”即構築高端產業高地、自主創新高地、生態宜居的高地,以及 “五個攻堅戰”。回顧張高麗主政天津4年多來,其主政表現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大項目、大投入的高舉高打。從天津統計公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津這幾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從2007年的2388億元猛增到 2010年的6511億元,其中2008、2009年兩年的投資增速分別高達42.5%和47.1%。而在這其中,濱海新區的占比都在50%以上,其中工業大項目的投資更成為一個重點。張高麗主政後,自天津市九次黨代會以來,天津累計實施了940個大項目,總投資達18400億元,目前已經有半數左右竣工投產。2011年天津又推出180個大項目,投資在2500億元以上。這些大項目包括了著名的大飛機、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煉油、大鋼管、小手機、小汽車等一批大項目。在這種大項目和大投入的支撐下,工業成了天津經濟發展的主發動機。2010年天津工業總產值達到1.7萬億元,比“十五”末淨增1萬億元。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國防科技、輕工紡織等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超過90%。正是因為這種超常規的大投入支撐,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的GDP實現5030億元,比上年增長25.1%,成功超過了之前的老大哥上海浦東新區。
第二個方面是對天津濱海新區行政體制予以了改革。一是建立統一的行政架構,撤銷濱海新區工委、管委會,撤銷塘沽、漢沽、大港區現行建制,建立濱海新區行政區;二是構建精簡高效的管理機構;三是組建兩類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四是賦予新區更大的自主發展權、自主改革權和自主創新權,新區的事情新區辦。這種比較徹底的行政區劃的調整,需要有足夠大的魄力支撐。而這種徹底的行政區劃改革,也使得了濱海新區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降低內耗,從而凝聚成發展的力量。
第三個方面是對天津的城市空間規劃予以調整。1986年《天津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一條扁擔挑兩頭”的所有特大城市未出現過的布局結構,兩頭即指中心城區和濱海地區。工業用地開始東移,重點發展濱海地區;而在2006年版天津城市“總規”,鮮明地提出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主副中心”的空間格局。但這種主副中心的空間格局,給濱海新區帶來功能單一、多頭發展的弊端。通過各方論證和公開徵求意見,天津將空間發展戰略改成了“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目標。一軸是指“京濱綜合發展軸”,兩帶是指“東部濱海發展帶”和“西部城鎮發展帶”。至此,天津城市發展布局由一主一副,進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雙核發展的新階段。這對天津自身而言,是一次重大的發展思路在短時間內的調整。
第四個方面,是推進了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各種先行先試。第一個三年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實施以來,天津在金融、土地管理、涉外經濟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還是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最大的亮點是在金融領域,天津已經成為了私募股權基金的主要聚集地,到2010年天津有917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落戶。這些金融創新都是天津在務實的基礎上,和北京、上海這樣的金融中心城市差異化改革實驗的結果。
觀察張高麗主政天津的路徑,從短期來看,天津速度可以證明是取得了一定實際效果。但長遠來看,這種速度是否可持續,尤其在國家支持政策出現轉移的情況下,如何靠內生增長模式保持持續增長還值得觀察。不過還好,天津去年科研投入占GDP 的比重已經達到2.5%,在全國排名第三,這應是一個比較好的信號。(來源:中國經營報) |